小志愿者用煙頭換雞蛋。(同安區委文明辦供圖)
親子齊上陣參與志愿服務。(同安區委文明辦供圖)
小節之處顯大德,細微之處見文明。小小煙頭,影響的卻是整個城市的形象,更與市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日前,在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的大街小巷,處處活躍著小小志愿者的身影。
這是“煙頭不落地、同安更美麗”活動中常見的一幕。活動由廈門市同安區委文明辦指導,廈門市同安區靜善義工協會舉辦。自4月29日活動開展以來,得到了小志愿者們的大力支持,他們俯下身子撿起煙頭,讓城市重歸整潔。
今年是“煙頭不落地、同安更美麗”活動啟動的第四期。自活動開始以來,廣大市民手提“累累戰果”,共成功兌換雞蛋近千枚。
“大街小巷、公園廣場里,煙頭就像是丑陋的疤痕。”4月底,靜善義工協會攜手鳳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祥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陸豐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于銀湖公園志愿服務驛站及各個社區點兌換,共撿起煙頭8640個,兌換愛心雞蛋432個。參與活動的小志愿者小方感觸地表示,自己不僅要參與志愿服務,還要監督家人不隨地亂扔煙頭。
“阿姨,我可以參與你們撿拾垃圾的活動嗎?”在祥文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活動中,有路過的小朋友詢問志愿者。在活動不斷推進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市民參與到撿煙頭的行動中來。志愿活動“老帶新”、全家總動員的現象越來越多。
市民吳女士就帶著孩子參與志愿服務。“我們家孩子參與活動之后,不僅能體會到環衛工人工作的不易,有時候客人來家里,他也會主動提醒不要在外面亂扔煙頭。”吳女士說,煙頭換來的不僅是雞蛋,還是對孩子潛移默化的教育,這讓她感覺特別有意義。
記者了解到,以“煙頭換雞蛋”為載體,在廈門同安,不抽煙、少抽煙、少遞煙的文明風尚也濃厚了起來。志愿者們主動勸導吸煙的人群,并積極引導居民將煙頭投入垃圾桶內,以自覺的文明行動、良好的文明美德,助力文明習慣的培育養成。
活動還向廣大市民發出倡議,號召大家作表率、美環境、保安全、講文明,積極參與、共同踐行,使煙頭不落地成為常態。(東南網記者 鄒玒 文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