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5月22日訊 樹木蔥蘢,流水潺潺,耳畔是鳥鳴,迎面是清新……初夏時節晨昏時分,三三兩兩的市民漫步在白塘湖畔莆陽福道,健步休閑、散步游玩,盡享山水愜意。“福道不僅改善了生活環境,也提升了生活品質。”家住白塘湖公園附近的市民李玉峰說。
白塘湖畔好風光引客來 朱少欽 攝
結合城市品質提升行動及“莆陽爽夏”文化季活動,涵江區積極實施白塘湖環湖綠道提升工程,完成城涵河道(涵江段)、興涵水都片區、梧梓河東側、六一西路西伸西側6.1公里福道建設,讓市民享受到更多實實在在的綠色生態福祉。
莆陽福道,是涵江加速推進城市綠道建設、滿足民眾對生態宜居城市向往的縮影。自去年為民辦實事工作開展以來,該區已在塘北尚書、湖園路北側市政、順安路街頭等建成并投用5個口袋公園,通過特色景觀帶和綠道建設、增補小微運動場、更新健身器材方式等,著力打造“10分鐘休閑圈”,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快樂健身、幸福生活。
今年,該區持續推進北大門城市入口節點公園、白塘鎮雙福村古村落整治提升、六一西路、塘北路、港頭路等道路綠化提升工程等,對城區渠化島等重要節點花化彩化,貫穿城區綠道成環連線,讓市民群眾推窗見綠、出門享“福”。
道路平了、樓道亮了、墻面整潔了、停車更便利了……在打造城區綠道促進城市“顏值”生活品質“雙提升”同時,老舊小區的改造,也讓小區居民在“老地方”過上了“新生活”。
老舊小區改造“煥新顏” 涵江區委文明辦 供圖
該區把老舊小區改造納入到年度重點民生實事項目中,僅去年就先后完成農貿市場平頂小區、保尾小區等22個老舊小區改造,共涉及161棟,70.37萬平方米,惠及居民5155戶。這些項目改造提升不僅著力于小區內部管網改造、消防設施更新、綠化提升、娛樂設施配備等,還持續推進小區外立面改造,讓老舊小區內外兼修,煥發“新顏值”。
眼下,該區農機集資房等9個老舊小區建設正在加快推進,全面完工后將為周邊群眾提供更加宜人的居住環境。“小區變美了,又增添了休閑好去處,我們住得更舒心了!”老舊小區改造帶來的生活改變,讓住在這里的居民津津樂道。
與此同時,該區還結合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公園綠地建設、人防車位改造、路內施劃等方式,多渠道完善城市空間功能配套,增強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不斷增建的口袋公園成為市民的幸福樂園 李翔 攝
針對醫院、學校、老城區等停車困難、群眾反映強烈的區域,該區提前謀劃布局,充分利用城市邊角地塊,推進實施青璜中學生態停車場(鋪尾)工程、國藥醫院公共停車場、延寧小區停車場、舊電影院旁公共停車場等一批公共停車場。今年又計劃新增凱旋國際公共停車場、舊民政局旁公共停車場、塘北二期停車場建設工程、歐亞達廣場停車場建設工程4個停車場,新增510個停車泊位,讓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為進一步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扮靚城區夜景,該區投入8000萬多元,完成升級改造路燈11000盞,并積極搭建智慧路燈管理信息平臺,推進城市智能高效的路燈管理模式,有效實現城區市政路燈“一張網”的智慧管控,為市民營造一個更加安全、靚麗的夜間出行環境。
涵江區智慧體育公園,成為廣大居民體育鍛煉和休閑的好去處。李翔 攝
該區還持續推進公園西路白改黑、南環城路西段整治等道路提升工程,并加快實施荔涵大道(新涵大街至赤港路)污水管網改造工程、濱海新城尾水排放管工程、鄉鎮污水收集管改造工程等污水設施配套工程,讓城市更“靚”更宜居。
一項項民心安居工程真正建在了百姓心坎里,讓老百姓的笑容更甜、日子更美,收獲了“穩穩的幸福”。(涵江區委文明辦 朱秀花 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