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露營熱度持續走高,不少市民趁著天氣晴好,帶著孩子在假日里到公園露營。但“露營熱”的背后,也出現了不文明現象。部分游客亂搭天幕、使用明火等行為,讓優美的風景“打了個折扣”。市園林局相關工作人員提醒,市民游客露營,必須在園區劃定的區域和規定開放時間內搭設帳篷;帳篷占地面積須小于5平方米,高度不超過1.5米,且公園內禁止搭設天幕與吊床,禁止使用明火;垃圾應打包帶走,或投放至公園垃圾桶、垃圾分類點等。(福州日報 5月4日報道)
近年來,公園露營受到熱捧,在各類社交平臺上,與露營有關的照片、筆記等紛紛刷屏。特別是五一期間春光正好,人們踏青出游熱情高漲,露營成為熱門選項。
但在“露營經濟”火爆的同時,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回避,譬如,很多景點并不具備“露營”條件,部分露營地的規模和品質參差不齊,容易引發安全問題;再如,有人為了“逃避”露營地的相關費用,選擇在風景不錯的地方隨意停放房車,或是在禁止“露營”的公園綠地、海濱草坪露營,不僅對環境造成了破壞,還影響到旅游體驗以及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對于“露營”如何監管問題,福州市早已在相關法規中做出規定,譬如根據《福州市城市公園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在福州市市管公園內,禁止使用明火,不允許搭建天幕。相關文件中對露營營地的建設標準、安全監管以及基本服務,教育引導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
但即便如此,眼下的露營旅行,仍然存在不少問題,露營尚處于野蠻生長狀態。從抵達前的大堵車,到入場后的“找位難”,再到露營時衛生保障等方面的跟不上,都說明不論是郊野公園,還是市民群體,還沒有跟這一新興出游方式實現適配,設施建設、信息溝通、人流引導等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
當下露營大熱的同時,相關配套服務要跟上,文明露營更是不能丟下。說到底,大家乘興而來,為的是親近自然的生機盎然,享受曠野的自由清新。懂得欣賞這種美,更要珍惜這種美。除了回憶,什么都別留下;除了照片,什么都別帶走。文明的露營者,也是一道難得的風景線。體驗露營的時候也要有環保意識和文明意識,游玩時注意愛護環境,不在公園規定的露營區域外隨意搭帳篷,自覺將垃圾帶走。文明的旅游行為不僅是市民個人素質的體現,也是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體現。踐踏草坪、亂扔垃圾、鄉村擾民等等這些不文明行為,對我們有福之州的綠水青山都是巨大的破壞,文明露營就是要注重露營地的衛生維護,不隨意亂扔垃圾、破壞樹木花草,露營結束要打掃好露營地的衛生,自覺帶走物品和垃圾。同時,我們還要注意露營中的安全問題。在朋友圈,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人曬出的露營地點,有幽靜空曠的山林,有風景如畫的溪邊,還有的甚至在偏遠深山內,火災、溺水、沒信號失聯等情況一旦發生,會讓人追悔不及。所以我們在出行前務必做好功課,不要前往非開發區域,最好選擇公園、景區等安全系數高的地區,選擇安全系數較高的露營產品,盡量不使用明火,也盡量不要在野外過夜,提升安全意識,遵守相關安全規定,做到安全出行文明露營。
總之,只有文明露營,才是一種值得提倡的生活方式。也只有文明露營,這種“生活方式”才能真正長遠地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福州文明網 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