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講師團理論宣講調研座談會在同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辦。(通訊員 夏海濱 攝)
“咱要團結帶領全村村民,為早日建成現代化強國,斗陣來打拼……”4月13日,在同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兩位表演者操著一口地道的閩南話,把黨的創新理論融入歌仔說唱,贏得在場觀眾陣陣掌聲。
這是省委講師團理論宣講調研座談會的現場。省委講師團一行人通過走訪、觀摩和座談等方式,了解同安區理論宣講的積極探索和特色品牌。記者從活動中了解到,近年來,同安區持續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走深走實,全方位傳播黨的聲音,打造出有目標、分對象、重特色的“三步走”宣講模式,形成了層層帶動學、時時開宣講、處處有氛圍的學習格局。
有目標 骨干力量引領隊伍
“我們現在的位置附近有一個朱子書院,這是因為同安是朱熹的首仕之地,他為同安留下一筆非常豐富的精神文化遺產?!弊剷希瑏碜酝矃^特殊教育學校的宣講員代表魏志坤以《賡續中華文脈 堅定文化自信》為題,從朱子文化切入,進而溯源中華文化,最后落在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的主題上。而來自廈門市西湖學校的宣講員代表陳延芳則從親身經歷說起,深入解讀黨的二十大報告。
觀摩具有同安特色的宣講活動后,省委講師團一行人表示,同安區理論宣講工作扎實、成效明顯、特色鮮明。這離不開一支“政治過硬、能力突出,特色鮮明、群眾認同,結構穩定、樂于奉獻”的宣講隊伍。長期以來,同安區發掘全區社科理論、教育系統、志愿服務、基層一線等領域,組建理論宣講輕騎兵等隊伍,形成“領導干部講政策、專家學者講理論、先進典型講故事、青年力量講奮斗”的宣講隊伍矩陣。同時,成立全市首個宣講名師孵化中心,組建新時代黨的理論政策宣講師資庫,著力培養講政治、懂政策、熟理論、愛宣講的高水平宣講隊伍。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在全省校院系統現場教學精品課評選活動決賽中,同安區委黨校高級講師沈麗英榮獲一組一等獎第一名。這是沈麗英連續兩年獲此殊榮,成為同安區成功孵化名師宣講人才的典范,也是同安區打造全領域宣講隊伍的生動縮影。
分對象 多元模式全覆蓋
座談會上展示的歌仔說唱,如今已是廣大同安人生活的一部分。為持續提升宣講內容對基層群眾的吸引力,同安區以閩南傳統特色非遺項目答嘴鼓、荷葉說唱、歌仔戲等為載體,以創作文藝節目、開展書畫創作等“文藝+”形式解讀黨的創新理論,將宣講內容融入文化活動,通過百姓熟悉的方式使群眾喜歡看、看得懂、領會好。
實際上,針對不同群體,同安區拿出不同法寶。面對手機用戶,同安區激活新媒體力量——在“同安發布”公眾號視頻號、抖音號等全媒體平臺,設立學習專題欄目打造宣講“云課堂”,累計制作轉載推送相關文章572條次,全網閱讀量達到3517萬次,實現“報告手上讀、精神隨時學、經驗大家談”,有力拓寬宣講覆蓋面。
此外,同安區還創新活動形式引領青年思想。通過百場百名書記講黨課、百名講師進校園、百名教師進社區“三個一百”等特色宣講活動,數十項“學習強國達人”挑戰賽以及各類主題征文、演講比賽等活動,以真實故事、互動體驗等“大思政課”的宣講模式,大力提高青年群體學習熱情。
重特色 立足本土樹品牌
在同安雙溪公園,常常可以看到男女老少圍坐一團,他們不只是休閑納涼,更是在接受文化熏陶。每周,這里都會迎來數場宣講活動,以古今結合、老少咸宜的“講古仙”方式,用“閩南話+普通話”講述同安文化、黨史故事、普法宣傳等,進一步傳播黨的理論政策。
這種以傳統方式演繹現代宣講的“雙溪講古場”,已成為別具一格的宣講品牌。截至目前,“雙溪講古場”宣講平臺共開展活動500多場次,榮獲2021年廈門市“最美志愿服務組織”稱號。不但如此,同安區長期挖掘地方特色,著力打造一批有特色、可持續的宣講品牌。
“文藝輕騎兵”以文藝魅力寓理于情、寓教于樂,共舉辦綜合性文藝演出百余場,服務上萬名市民群眾;“高山上的閱讀”項目將宣講送上山區、送到鄉間,累計服務高山上群眾4000余人次,志愿服務時數超1.1萬個小時,打通理論宣講“最后一公里”;鄉村講師團圍繞基層黨建、鄉村治理、鄉村振興等話題深入141個村居巡回宣講,聚焦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當下,富有同安特色的宣講品牌引領學習熱潮,助推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林健華 韓超 柳寶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