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衛生文明、整潔是一個城市的魅力和底色。漳州市多措并舉開展環境衛生志愿服務工作,組織各“色”志愿小分隊眾志成城凝聚合力,為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增色添彩。
漳州市環衛中心組織黨員干部在民主里社區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志愿服務活動
激活創城“紅細胞”,提升城市魅力
漳州市環衛系統廣大黨員干部率先垂范,主動亮身份、當表率、樹形象,以飽滿的熱情、扎實的作風積極投身文明創建第一線。2023年3月以來,黨員干部下沉各自掛鉤的9~15座公廁,加大巡查頻次和力度,對照“創城”標準、狠抓細節、精益求精,并建立“黨員公廁長巡查群”和公廁巡查問題臺賬,做好進度跟蹤,督促立即整改公廁保潔不到位的地方,做到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告知,整改結果第一時間反饋,讓公廁保潔作業的效率和質量提檔升級。
“志愿紅”點亮文明,志愿服務是文明城市創建靚麗的名片,漳州市著眼全鏈條治理,下好繡花功夫,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持續組織開展常態化志愿服務活動,激活文明創建“一池春水”。組織黨員、團員志愿者配合落實美食節等大型活動志愿服務,按照“定人、定責、定崗”原則,快速拾撿、更換垃圾袋、協助推桶清運垃圾,耐心勸導市民游客排隊選購美食、不隨手亂扔垃圾等,用微笑和暖心行動傳遞文明。發揮職能優勢,通過與街道、社區、居民的零距離接觸,了解社區治理中的突出問題,及時協調處置和化解;志愿者們還化身“文明交通勸導員”,走上街頭勸導行人文明過斑馬線,提醒文明行車,宣傳文明交通,在街頭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漳州市環衛中心組織黨員干部在民主里社區開展創城集中整治行動,全面清理樓內雜物及廢棄物
煥新公廁“潔凈白”,擦亮文明底色
“小公廁”折射“大民生”,公廁變身創城宣傳陣地。結合公廁人流量大的優勢,中心在公廁LED電子顯示屏處24小時滾動播出文明城市創建標語、宣傳圖等內容,讓公廁成為創城宣傳的重要節點。同時不斷提升公廁服務和管理水平,對管轄公廁實行“網格+公廁”管理,組織13名巡檢員每天對公廁保潔程度、基礎設施設備完好情況等進行全面巡回檢查考評,做到衛生保潔“標準化”、管護質量“精細化”。
為進一步提升城市環衛基礎設施服務水平,建立公廁道路指示牌“日巡查、快整修”的工作機制,對市區37條一、二級主次干道的指示牌進行增設、更換,確保“每隔500米不少于一處公廁指示牌”的創城標準。2023年度,每月巡查417套公廁指示牌,至今累計更換10套、新增6套,方便市民快捷地找到就近公廁,有效解決“找廁所難”問題。同時還對轄區各主次干道的果皮箱進行深度排查,及時更換受損嚴重的果皮箱。今年以來,共新增果皮箱130個,更換10個。
漳州市環衛中心組織志愿者在軍休所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同心共筑“環境綠”,扮靚城市“美顏”
為全力整治環境衛生“頑疾”,漳州市開展精細化專項督導活動,近期共督查公廁6次、30個點位,發現并整改問題52處;組建2組考評組,對薌城區、龍文區、龍海區、長泰區、高新區的道路清掃保潔情況進行考評,共考核39條道路,發現問題562處,全部移交屬地督促整改;開展2次大氣污染防治檢查,發現并已整改問題2處;抽查發現直運和餐廚垃圾收運問題39處,已全部完全整改。
作為創城環衛戰場主力軍之一,漳州環境集團堅守創城一線,3月中旬期間,每日出動約1170車次、2215人次左右,重點加強主城區人工保潔及機械清掃(洗)力度,累計清洗人行道面積約36.8萬平方米、護欄約192.8公里、安全島878個次、公交站臺805個次、垃圾桶約5440個次,整改道路“滴灑漏”約4.5萬平方米,整治背街小巷、樹穴及安全島等衛生死角問題約976個。自查自糾垃圾桶滿溢、桶邊垃圾滯留、桶邊污穢等問題約2160個,整改垃圾桶標識破損缺失問題704個,修復垃圾桶285個。垃圾清運方面,在原工作安排的基礎上,增加安排8車次垃圾清運巡邏車,對主城區易滿溢垃圾桶點進行“連點成線,串線成面”巡邏收運,保障主城區及時收運,共計清運6722.5噸生活垃圾。(漳州文明網 漳州環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