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革命烈士敬獻鮮花(金山街道供圖)
文明風4月6日訊 清明節是遠足踏青、催護新生,也是祭奠祖先、緬懷英烈的節日。近日,廈門市湖里區金山街道及各社區開展形式多樣的清明節主題活動,倡導文明祭掃,緬懷革命先烈,傳承清明習俗,共度綠色清明。
清明祭英烈 豐碑勵初心
清明時節,故人遠逝,祭奠先烈,不忘初心。湖邊社區、高林社區開展“緬懷先烈”清明節系列愛國教育活動。
在五通燈塔公園的深處,有一座“萬人坑”紀念碑,是廈門五通“萬人坑”的原址。大家在紀念碑前默哀,為革命烈士敬獻鮮花,寄托后輩對先烈們的無限哀思和崇敬之情,并以實際行動倡導低碳祭掃,踐行文明清明的新風尚。大家紛紛表示,將繼續踏著英烈的足跡,不懼風雨、頑強拼搏,在奮進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金安社區組織社區各黨支部書記、委員前往集美塔開展“重溫紅色記憶 傳承嘉庚精神”文明實踐活動。黨員們參觀了集美塔人文館,學習了解集美作為僑鄉的發展歷程,感悟僑胞愛國愛鄉精神。
朗讀清明節主題詩歌(金山街道供圖)
親子共同手繪風箏(金山街道供圖)
誦讀寄哀思 巧手繪風箏
金山社區、金林社區、金湖社區、五通社區、后坑社區、金安社區等開展清明節主題誦讀及兒童繪本閱讀活動,通過朗誦清明詩詞、親子共讀繪本,了解英烈事跡,表達追思之情,踐行文明祭祀新風尚。
活動中,親子們緊緊圍繞主題,或誦讀名家經典,或朗誦抒情詩歌,表達對革命先烈的緬懷。大家誦讀《采桑子》《清明》等富有經典韻味的詩文,一聲聲飽含深情的朗誦,一首首與清明有關的詩篇,感染了臺下的每一個人,不時引來臺下陣陣掌聲。
放風箏作為清明節的傳統習俗之一,也深受居民們喜愛。親子家庭共同手繪風箏,依托風箏祈福好運、遙寄思念,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經過家長與孩子們的用心描繪,美麗的金魚風箏穿上了美麗的“花衣”,形態各異、活靈活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