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嶺鎮黨員志愿者正在清理垃圾。 南嶺鎮供圖
“垃圾清理了,臨搭拆除了,路邊美化了,這樣的環境才越住越舒心!”近日,福清市南嶺鎮南嶺村召開了村民代表大會,大家一碰頭,都對整治后的埔南街贊不絕口。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一頭連著民生,一頭事關文明。為持續鞏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果,南嶺鎮按照福清市委、市政府開展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春季攻堅行動”工作部署,開展了以清理陳年垃圾為主要內容的人居環境集中清理整治行動,不斷夯實鄉村振興環境基礎。截至3月28日,已清理陳年垃圾86.3噸,其中生活垃圾17.2噸、建筑垃圾69.1噸,設置建筑垃圾消納點1個,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凈面提顏 擦亮美麗鄉村底色
垃圾治理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難點,也是建設美麗鄉村的要求。南嶺鎮牽住問題的“牛鼻子”,打出了一套有效治理“組合拳”。
去年以來,南嶺鎮以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整治提升、長效管護機制建立健全為重點,通過“六清一改”“護河愛水 清潔家園”“垃圾分類我先行”等活動,常態化開展整治,并向屋內、庭院、村莊周邊拓展,清理死角盲區、背街小巷等共300余處,轉運陳年垃圾100余噸。
“面上”垃圾已清理,源頭分類要推進。以西溪村、南嶺村為試點,鎮里推行“智能信息監控平臺+垃圾分類”機制,通過一戶一碼、智能搖鈴、一車一線、平臺監管等做法,引導村民把分類好的垃圾投放到家門口的垃圾桶。
“過去很多村民把裝修建筑垃圾直接扔進垃圾箱,不但增加了環衛工人的工作難度,也給生活垃圾處置帶來麻煩。”福清市城管局南嶺中隊隊員說,南嶺鎮設置建筑垃圾消納點,實現了村民裝修垃圾“袋裝化”,定點投放、集中清運、分類處理的“點對點”處置模式,讓建筑渣土有家可歸。
塑形提能 打造生態宜居環境
“要讓村民真實感受到人居環境整治的實惠,就必須要有帶頭人,帶頭干出一番成效。”南嶺鎮西溪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陳友東說,他拆掉自家廢棄牛圈并整治干凈后,帶動了一批村民加入整治行動。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有了黨員干部作示范,西溪村掀起一股同心建設美麗鄉村的熱潮——一處處原本雜草叢生的空地清理平整后變成小菜園、小花園;一間間臨搭危舊房、廢棄豬圈牛欄被清拆,還光于民、還路于民。
南嶺鎮堅持“黨建引領、支部帶動、村民參與、共治共享”的原則,按照“五不漏”的工作要求,把提升群眾素質、激發內生動力作為根本,建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網格化管理機制,完善第三方環衛保潔監管機制,該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和農村生活垃圾繳費率排名福清第一。南嶺鎮指導行政村建立積分制管理臺賬,設置公示欄、“紅黑榜”和積分兌換點,以“小積分”兌出“大文明”。
在此基礎上,南嶺鎮堅持“技防+人治”,在鎮內景區景點、水庫山塘等公眾聚集場所及其他重要節點增設近200路智能監控設備,組織開展“隨手拍、前后比”活動,發動群眾主動發現問題、督促問題整改,在村務公示欄設置“紅黑榜”,褒揚先進、鞭策后進,形成全民爭當文明戶的良好氛圍。
鑄魂強基 促進全域旅游發展
“現在去南嶺,草坪、鮮花和綠樹取代了裸露的土地,公交亭、觀景臺、安全設施一應俱全,通往鎮里的路算得上一條‘依山望海賞草原’的最美農村路。”借助環境整治,旅游資源豐富的南嶺鎮迎來游客如潮好評。
以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口,南嶺鎮鄉村振興也提上日程。該鎮通過申請專項債、爭取國企資金和上級專項資金,開展了南嶺直達大姆山草原觀光車道、景區主干道邊坡隱患整治、山海草原五環生態步道、文祚童心小鎮特色商業街區等項目建設,著力完善水電路網,健全提升景區智慧旅游、標識標牌、網紅打卡等配套設施,以全域旅游帶動鄉村振興。
同時,南嶺鎮挖掘優秀傳統人文歷史,倡導崇德向善的鄉村文明,為村民提供豐潤的道德滋養和磅礴向上的精神力量。一方面,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作用,開展進村入戶宣理論、農家小院講故事等活動,來破除亂堆亂放等陋習。另一方面,把“美麗庭院”作為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和精神文明水平重要抓手,外筑美麗“大家”,內塑整潔“小家”,營造“戶戶爭出彩,人人齊參與”的濃厚氛圍。(福清市委文明辦 福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