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春色滿目新,滿城文明處處景。
時下的蕉城,天藍、水清、地綠、路暢、城靚,處處都是令人欣喜的變化:干凈整潔的街道,秩序井然的車流,環境優美的住宅,文明禮讓的行人,貼心服務的“志愿紅”……陣陣文明新風已悄然吹進百姓心田。
2020年,寧德首創首成“全國文明城市”?!皠摮恰辈灰住笆爻恰备y,如何讓創建成為常態,讓文明成為習慣?兩年多來,蕉城區見縫插針下足“繡花”功夫,從“微”字著手,扮靚“面子”,厚植“里子”,交出一份高質量的文明答卷。
高位推動 文明創建成常態
《福寧匯綠橋》。謝書秋 攝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蕉城全區各區直機關干部職工化身“宣傳員”“勸導員”整治員”,與社區工作人員一同走上街頭,清理環境垃圾、引導居民共同守護來之不易的創建成果,用實際行動為創城刷“顏值”、提“氣質”。
“在網格員志愿者的宣傳引導下,大家也開始自覺地維護社區的秩序和環境衛生,亂扔垃圾、亂停車等不文明行為沒有了,到處都是整整齊齊、干干凈凈的。”金涵鄉金溪社區居民鄭大爺說。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對蕉城而言,是一場大考,比拼的是勇氣,考驗的是擔當。
“決勝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戰鼓已經擂響,蕉城區全區上下將以開局就是決戰的干勁,以起步就是沖刺的拼勁,緊盯標準,主動認領創建任務,全力補齊問題短板,靶向施策、壓茬推進,確保創建工作有力有速有效?!苯冻菂^委、區政府下定決心、鉚足干勁。
作為創城“主戰場、主陣地”,蕉城區堅持把鞏固文明成果作為“第一民生工程”,把“網格+創城”的實效發揮到最大,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抓落實。蕉城區創城指揮部下設“一辦七組”,將城區劃設為19個網格片區和鄉鎮網格,實行三級責任人制;由處級領導深入掛鉤片區指導、幫助解決創城工作;共建單位協助社區實施長效常態創建機制,全面找準工作中的難點、堵點、斷點和痛點。
2023年度蕉城區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動員部署會召開。李娜 攝
“我們按照‘三級分工’責任制和‘一辦七組’工作制,推動干部力量下沉,實行街道吹哨、部門報到、網格包片、責任包干,做到區領導掛鉤片區,區直部門掛鉤村居,街道干部包干攬總,社區干部包活動,網格人員包點位,層層壓實責任,做到思想同心、目標同向、工作同力,讓文明創建長效常態。”蕉城區創城辦相關負責人說。
疏堵解難 人居環境添“畫意”
多年來,創城工作一直在做,到底為老百姓帶來什么好處?其實,答案就在我們身邊的一個個看得見、摸得著的進步和變化。
破舊的樓體粉刷一新,坑坑洼洼的路面變得平坦整潔,堵塞的管道通暢了,天上的“飛線”理順了,家門口有了鍛煉的小廣場。得益于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的持續推進,鶴峰社區繼光花苑小區目之所及處處“上新”,悄然變身“幸福里”,讓多年居住在這里的居民林尚平感慨道:“日子真的越過越舒心啦!”
小東門街心公園。褚子強 攝
向“老大難”開刀,向城市“頑疾”宣戰,創城以來,蕉城區始終堅持直面難題,圍繞城市環境、交通秩序、市民素質、窗口服務等方面建立“整改賬”,查短板、出舉措、嚴落實,用一場場攻堅整治行動,將精之又精、細之又細的管理觸角延伸至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以問題的“減法”累積創城成效的“加法”,讓曾經城市管理的“堵點、痛點”成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支點”。
去年以來,蕉城著力開展基礎設施攻堅、環衛保潔攻堅、社會秩序攻堅、交通秩序攻堅、老舊小區攻堅、村鎮創建攻堅、宣傳氛圍攻堅等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七大攻堅”專項行動,累計修復瀝青路面17920平方米;完成中心城區9個養老服務設施建設、主城區19座固定公廁改造升級、小東門街心公園改造;主次干道新增停車位500多個,村鎮增加停車位2000余個;更新主城區老舊垃圾桶3457個、建設垃圾分類屋236座、垃圾分類亭241座;推進蘆坪花苑等26片老舊小區改造、新華園等10個小區微改造;完成中心城區9個農貿市場和蕉北二月花市場的改造提升等,讓城市真正凈起來、通起來、綠起來、美起來、文明起來。
乘勢發力,蕉城區堅持“環境就是民生”的理念,不斷殷實綠色“家底”。以小工程解決大民生,通過利用廢棄、閑置地塊,“見縫插綠”“變廢為寶”,建設口袋公園,為群眾提供了休閑健身的公共空間,讓“推窗見綠、轉角入景、開門進園”成為居民生活新常態。
志愿先行 幸福“底色”在提亮
一抹志愿紅,城市最美風景線。
志愿者“護學”現場。大夢蕉城 供圖
“您好,電動車請走非機動車道。”“現在是紅燈,請您稍等一下。”……在蕉城中心城區各個主次干道路口,時常出現著身穿紅馬甲的文明志愿者的身影,他們在斑馬線前耐心的勸導過往行人和車輛,也吸引越來越多人自覺遵守交通秩序,讓文明禮讓成為了一種日常習慣。
從“創城我知道”到“創城我報到”。近年來,蕉城注重發揮“志愿紅”矩陣效應,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陣地為支撐,不斷延伸服務“觸角”,滲透文明城市創建的每個角落。一方面,持續推進“一月一活動”“十進社區”“我們的節日”、文化科技“三下鄉”、公益聯盟進社區、文明勸導等志愿服務活動,引導廣大市民主動參與創城、監督創城,真正實現共建共享;另一方面,注重發揮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的示范作用,擴大志愿服務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暨2023年蕉城區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服務活動啟動儀式。大夢蕉城 供圖
“我們堅持樹牢‘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為人民’的宗旨意識,提高市民的‘主人翁’意識,將文明根植于每個人心底,展現在日常生活中,更融入城市的血脈里,營造人人關心創建、人人支持創建、人人參與創建的濃厚氛圍。”蕉城區創城辦相關負責人說。
眼下的蕉城,文明已內化為城市的最靚麗的底色,展現在市民日常舉手投足之間:
小區居民里,“好厝邊”紅色物業服務中心相繼成立,居民自愿結成“近鄰志愿同盟”,督察整治生活環境衛生;
校園門口,愛心家長分工明確,志愿執勤“引航護學崗”,全力筑牢校園安全防線;
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健康 綠色環保”“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講文明 樹新風”、好人榜樣事跡公益廣告宣傳牌,引領著市民崇德向善;
……
寧德市中心城區景。大夢蕉城 供圖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場沒有終點的“幸福接力”,是一段永無止境的“自我提升”。今年,蕉城將繼續砥礪奮進,不斷豐富文明城市的色彩與內涵,讓文明新風勁吹寧川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