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屆“世界水日”,聯合國確定的主題為“加速變革”;3月22—28日是第三十六屆“中國水周”,主題為“強化依法治水 攜手共護母親河”。緊隨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期治水思路,近年來,漳州市持續深入開展節水型城市建設工作,堅守初心、主動開拓,在倡導節水、管理用水、監管排水等領域不懈努力,堅持以人民利益為導向,積極調研、主動傾聽、及時解決,充分調動了各行各業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節水積極性、主動性,共建共享城市節水文明風尚。
堅守“為民”初心,解決群眾困難。“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要讓節水意識深入民心,就要想群眾之所想;要讓節水行為凝聚民力,就要急群眾之所急。要讓群眾擰緊水龍頭,就要剖析長流水、不節水的原因。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管網老舊成為威脅供水水質安全、供水過程滴漏流失的主要問題,居民節水型器具的使用程度也反映出人民群眾的節水意識。找準關鍵問題,才能解決問題,結合老舊小區供水改造,并同步更換老舊管網、建設二次供水設施,解決因水壓不足和管網老化造成的水質不良問題;結合節水型小區創建工作,指導社區和物業精細化管水、贈送節水型用水器具、宣傳節水理念、推廣節水方法、普及節水竅門等,引導廣大群眾提高節約保護水資源的思想認識,倡導節約用水的生活方式,形成綠色文明意識。
堅持“利民”理念,滿足群眾期待。“人民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看似無關緊要的平常小事,對人民群眾而言,可能是關系到他們切身利益的大事要事,需要我們把這些小事看作自己的大事,付出百分百的熱情和努力。湖水清不清,生態美不美,人民群眾感受最真切、最直接,也最有發言權。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效,進一步推進雨污分流,打好餐飲業排污整治組合拳;全面建設海綿城市,推動污水處理再生利用,將其就地就近、生態循環利用于生態景觀、工業生產、城市綠化、道路清洗和建筑施工等領域,降低用水消耗,提高用水效率。踐行生態節水理念,復蘇河湖生態環境,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定“益民”信念,匯聚群眾力量。“引導推動觀念,觀念帶動行動。”使用節水型用水器具可使家庭用水節約30%,針對淘汰型生活用水器具開展宣導教育,對漳州市建材市場在售的生活用水器具進行抽檢,確保市場不銷售淘汰型用水器具。良好的市場生態給民眾帶來了最直觀的感受和最科學的選擇,為節水工作匯聚了新的力量。借力于民,堅定地依靠群眾、發動群眾,利用微信公眾號、政府網站、各大新聞媒體等線上平臺宣傳節水知識,從單位到企業、到學校、到工廠……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發現問題主動出擊,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用水觀念,自覺抵制不合理、不文明的用水行為,形成人人爭當“節水標桿”的良好勢頭,扎實推進城市節水工作,讓節水成為整個社會、每個單位、每個家庭、每一個人刻入基因的自覺行動。(漳州文明網 漳州市供排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