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來,福州堅持傳承弘揚“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凝心聚力謀發展,為人民增添更多福祉。閩都韻、國際范,福州展露蓬勃氣象,有福之州有了更生動的詮釋。
道慶洲大橋(福州晚報供圖)
悠游山河生態福地
兩岸風景如畫,各支龍舟隊碧波競逐,市民游客夾岸圍觀。剛剛過去的周末,一場別開生面的龍舟接力賽,令流花溪好不熱鬧。
福州城區內河密織交錯,水系綜合治理換來碧波蕩漾。如何讓這繞城福水,釋放更大的生態紅利?現場調研、精心謀劃,兩年來,圍繞用好豐富的水系資源,福州邁開了更大的腳步。
2022年元旦,流花溪游線和白馬河—東西河游線啟航,內河游發展迎來新篇章。之后,三捷河等一批新游線陸續開通,有福之“舟”,為八方游客“船”遞幸福。如今,經過兩年時間的打造,福州內河游已成為福州文旅市場一張新名片。隨著福州市推進全域治水,生態碧波還將大放異彩。
福州人的福氣,在綠水,也在青山之間。就在不久前,福山郊野生態公園發現豹貓蹤跡,作為市區生物指標最豐富的公園,人與自然在這里和諧共生。
兩年來,這座山間公園厚植福文化,福竹苑、福源、杏福林等景點進行了提升改造。與此同時,大眾茶館來了,觀光車運營線路多了,智能電動輪椅有了,更多的人群沿著福山郊野生態公園步道,感受生態之福。一年500萬人次的接待量,彰顯著這里的魅力。
“城繞青山市繞河”,如今,包括福山郊野生態公園步道在內,福州市已累計建成山地步道、濱水步道等約700公里。而隨著內河游線鋪展延伸,無論連綿青山或是內河水網,人們可悠游山水間,暢享生態之福。
福山郊野生態公園彩虹步道(福州晚報供圖)
閩江河口國家級濕地保護區(福州晚報供圖)
山水地標魅力水岸
3個夜晚,總計7場不同主題的惠民演出輪番上演。過去3天里,夜色里的閩江之心散發著醉人的休閑文化氣息,眾多游客在這里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周末。
為讓山水之城更好地造福于民,兩年來,福州持續高標準推進“兩江四岸”環境品質提升。一個山水地標,在閩江岸線上亮相,它就是位于閩江大橋與三縣洲大橋之間的閩江之心。
這里有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與煙臺山歷史風貌區南北相望,這里有水、岸、橋、島分布其間。山水相融的閩江之心,是一幅展開的閩都歷史風情長卷。
以“最美水岸?城市會客廳”為定位,堅持國際標準,突出山水特色,兩年時光里,福州錨定“城市新地標、商業新高地、市民好去處”的目標,上下一心,舉措不停,閩江之心精彩不斷。
濱江步行街、青年廣場、“福州最美天橋”青年橋、市區最大面積草坡、閩江之心對渡航線、福高天橋瞰江平臺……兩年來,閩江之心的每一次亮相都引爆人氣,不僅收獲福州版“外灘廣場”等美譽,更多次斬獲建筑設計領域國際大獎,成為游客爭相打卡的城市新地標。
閩江之心廣闊的商業前景,吸引了“日咖夜酒”郵局咖啡店等全國、全市“首店”入駐,知名美食品牌商家也爭相亮相,街區消費場景愈加豐富。在打造商業新高地的路上,閩江之心正持續釋放商業活力。
當夜色落下,閩江之心的江岸線上流光溢彩。晚風吹拂的江畔,從濱江步行街到青年廣場,每個周末都有高品質的文化惠民演出。賞江景,看演出,在閩江之心的魅力水岸,福州人的美好休閑生活,有了新的注腳。
濱海新城東湖岸線(福州晚報供圖)
地鐵6號線駛出營前站(福州晚報供圖)
美麗海灣 福城福韻
活力跳動的交通脈搏,見證福州打造海濱城市、山水城市的腳步。
道慶洲大橋通車、地鐵6號線開通運營、福泉高速連接線拓寬改造主線全線通車……兩年來,一批代表性工程先后投用,拉近山河與江海的時空距離,也讓說走就走的大海旅行,變得更加容易。
向海,海岸線是無數游客的目的地。在風光旖旎的濱海新城岸段,這里有35公里的黃金岸線、25公里的延綿沙灘、24平方公里的閩江河口國家級濕地保護區等獨特自然資源,可以承載無數游客面朝大海的親海夢想。
兩年來,福州堅持一體推進海岸帶生態環境系統保護和綜合治理,加強親海岸灘整治修復和海洋垃圾污染防治,統籌布局江、海、山、林等生態要素,努力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畫卷。
去年4月,生態環境部推出“走近美麗海灣”欄目,濱海新城岸段作為全省唯一入選的美麗海灣,主要做法、治理成效、經驗啟示獲得全國推廣。閩江河口濕地也迎來“雙喜臨門”,繼去年列入世界遺產預備清單后,今年又入選國際重要濕地。而對于想來一場大海旅行的游客來說,今年的福州海濱將更值得期待。
目前,福州市正大力推進福州海濱旅游區的建設,預計今年“五一”下沙、王母礁、三營澳—沙尾片區三大區域將開放運營,夏沙音樂節、緣起情人礁、凈海清沙行、逐浪趕海節等4個大型海濱主題文旅活動將陸續推出。廣大游客將在福州的“黃金海岸”,開啟迷人的夏天時光。
山河江海,福城福韻。在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征程上,有福之州正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蘊、國際化開闊視野和潮流時尚的活力姿態,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來到這里,看福山福水,享福城福韻。(福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