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寫春聯送溫暖。 張耀邦 攝
融入群眾
持續深化愛心志愿服務
在同安區薄餅嫂美食園,店里提供兩種愛心餐,困難群眾報出“暗號”,即可兌換免費餐食。像這樣的“愛心餐飲店”在同安區共有8家,它們不僅是溫暖群眾、奉獻愛心的重要場所,也成為展示“愛心廈門”建設成效、推動文明先行的實踐窗口。
近年來,同安區著力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與“愛心廈門”相融合,推動實踐站與“愛心屋”結對掛鉤,打造田洋“愛拼食堂”等愛心陣地,常態開展“百孝圓夢”“銀城義剪”等愛心服務,推動愛心志愿服務走深走透。
與此同時,同安區注重挖掘典型,發揮榜樣力量。打造了“高山上的閱讀”等20多個志愿服務品牌項目,扶持培育東山民俗文化志愿服務隊等22支特色志愿服務隊伍。隨著一批志愿服務項目、志愿服務品牌在全國、全省獲獎,同安區志愿服務品牌越來越響亮。
目前,全區志愿服務隊伍有1439支,志愿者14.08萬名。其中,“920就愛您”志愿服務聯盟現有400支隊伍、1.9萬名志愿者。志愿服務內容持續拓展,如同星火燎原閃耀銀城,不斷擦亮同安文明底色。
融入實踐
構建人人共建共享格局
去年,同安區開展“城中村”專項整治,加速補齊文明典范城市創建的一塊短板。
針對“城中村”流動人口多、出租房數量大等特點,同安區創新志愿服務模式,組建房東志愿者隊伍。廣大房東志愿者化身維序員、宣導員、服務員、督導員,積極投身文明創建,引導更多群眾參與到家園整治中來,助推“城中村”煥發新生機。
廣大居民群眾不僅是文明創建的受益者,更是參與者、推動者。走進鄉村,有“鄉村時間銀行”,志愿者存下志愿服務時長,未來為自己或他人兌換相同時長的服務;走進社區,有“睦鄰微法庭”訴非聯動工作站,強化愛心法律援助,構建和諧鄰里關系……
緊扣“文明,讓同安更美好”總目標,同安區堅持“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以文明實踐活動引導群眾參與文明創建,逐步構建起處處留心、人人參與、時時推進的文明創建格局,努力將千年銀城打造成為文明沃土,厚植文明新風尚。(洪艷艷 張榮森 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