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家長志愿者護佑學生平安上下學。(舫山小學供圖)
舫山小學志愿服務隊協(xié)助開展公益活動。(舫山小學供圖)
伴著春天的腳步,迎著新時代的朝陽,學雷鋒紀念日又如期而至。雷鋒精神如同一部跨越時空、永遠暖心的青春之歌,多年來化為人們心中向善的道德力量,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崇德向善、見賢思齊。
新時代的征程上,歷久彌新的雷鋒精神正綻放異彩。近年來,翔安區(qū)志愿者隊伍成長迅速,志愿服務蓬勃發(fā)展。翔安志愿者循著雷鋒的腳步,以多種形式踐行和弘揚雷鋒精神。
一個人帶動一群人,一群人溫暖一座城。目前,翔安區(qū)注冊志愿者已逾10萬人,志愿隊伍總數(shù)達到769個。志愿者們學雷鋒、樹新風,從服務社會、助人為樂、愛崗敬業(yè)中提升人生境界,在街頭巷尾形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愛心護學 呵護“幼苗”成長
青年是我國志愿服務的先鋒和主體力量。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青年志愿者積極參與公益活動,為志愿服務刻上鮮明的青年特質烙印。
“注意車輛,過馬路要小心哦!”每天,在翔安區(qū)舫山小學門口都能看見這樣的一幕:志愿者們身穿紅馬甲、頭戴紅色服務帽,引導學生過馬路。據(jù)了解,這些志愿者都是青年家長,他們共同組成了舫山小學志愿服務隊。
“舫山小學周邊道路是交通要道,但路面較為狹窄,所以上下學都會造成擁堵。”舫山小學志愿服務隊負責人王水選告訴記者,2017年,為緩解校門口的擁堵現(xiàn)象,10余名家長自發(fā)組織在校門口引導秩序,舫山小學志愿服務隊由此誕生。熱情、專業(yè)的家長志愿者隊伍上崗后,不僅收獲了孩子們的點贊,廣受市民群眾的好評,還吸引越來越多家長響應、參與進來。如今,舫山小學志愿服務隊已由當初的十幾人,拓展至近百人。
舫山小學志愿服務隊不僅服務于學生,還面向社會大眾?!氨热缑恐苣┪覀儠綈坌捏A站開展公益活動等。不少活動中,很多家長還會帶著孩子參加?!蓖跛x說。
記者了解到,不只是舫山小學,在翔安的眾多校園,家長志愿者隊伍都異?;钴S,他們?yōu)楹⒆觽兲峁┝艘环莺駥嵉谋U稀?/p>
臺青志愿者教小朋友制作花燈。(方艷艷 攝)
熱心公益 促進兩岸交流
除了青年家長,翔安區(qū)還有一支由臺青組成的志愿者隊伍——臺緣青年志愿服務隊。他們活躍在翔安的街頭巷尾,用樸素真摯的實際行動,以服務為宗旨、以奉獻為本色,將愛匯聚成光。
“隨著兩岸交流越來越密切,在安居樂業(yè)的同時,臺胞們也希望能融入社區(qū),盡己之力回饋社區(qū),傳播正能量?!迸_緣青年志愿服務隊負責人林慶同告訴記者,他們在翔安區(qū)創(chuàng)業(yè)、生活,感受到了許多來自政府和群眾的關心與幫助,便萌生了把臺灣地區(qū)義工文化和本地志愿服務相結合的想法。在2021年,臺緣青年志愿服務隊正式成立了。
據(jù)了解,臺緣青年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來自各行各業(yè),他們除了開展常態(tài)化的志愿服務,還時常利用特長開展系列公益課程等具有針對性的志愿服務。“例如,從事圍棋培訓工作的志愿者陳圣原,就時常走進社區(qū),開辦圍棋課程;身為跆拳道教練的志愿者李東憲,經常義務為小朋友們上課。”林慶同說,通過各種各樣的志愿活動,在廈臺胞更有歸屬感、認同感了。如今,他們正在澳頭社區(qū)推動建設博物館,“以海為媒”,積極促進兩岸海洋文化事業(yè)交流與合作。
義務巡邏 維護村莊平安
3月2日上午,翔安區(qū)“一鷺先鋒”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正式成立。不過,早在這支志愿服務隊成立之前,就有不少退役軍人自發(fā)擔當志愿者,他們學雷鋒的事跡也早在村民中口口相傳了。譬如,在內厝鎮(zhèn)趙崗村,一支由退伍老兵組成的“退伍老兵志愿服務隊”就家喻戶曉。村民們坦言,有他們維護村莊平安,“心里很踏實”。
原來,作為典型的工業(yè)園“城中村”,趙崗村常住人口約8000人,還有著約7000人的外來人口;村民安全意識也比較薄弱,容易給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2020年1月,村里退伍軍人王瑛魁、溫仙春和王培枝“一拍即合”,組建起一支老兵志愿服務隊,自發(fā)投入到村莊的巡邏服務中。
“我們會先在村里背街小巷、監(jiān)控盲區(qū)兜一圈,看看村民車子有沒有鎖好、樓道的門有沒有關好;如果門沒有關好,就幫他們關上。”王瑛魁說,為提高巡邏震懾作用,隊員們沒有固定的巡邏安排,“什么時候天氣最差就什么時候巡邏”,但每次“突擊巡邏”開始時間都在晚上10點半到12點半之間。
如今,服務隊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老兵加入,隊員從最初的3名增加到40名;隊伍中年齡最大的60歲,最小的20多歲。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退伍不褪色,離崗不離心”的誓言。
講解員為現(xiàn)役軍人提供義務講解服務。(英雄三島戰(zhàn)地觀光園供圖)
義務講解 賡續(xù)紅色血脈
作為曾經的前沿陣地,英雄三島戰(zhàn)地觀光園留下了許多動人的紅色故事。翔安旅游公司志愿服務隊活躍在英雄三島戰(zhàn)地觀光園里,他們由32名志愿者組成,經常為提前預約到園區(qū)參觀的現(xiàn)役軍人團隊提供義務講解服務,口述紅色故事,賡續(xù)紅色血脈。
陳桂蓮是翔安旅游公司志愿服務隊的一員。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翔安人,2000年,她一畢業(yè)便入職英雄三島戰(zhàn)地觀光園。自從事講解工作起,她便化身為黨史傳播者,這一做就是23年。據(jù)了解,為市民游客講解一場黨史、紅色故事,大概需要50分鐘;接待最高峰的時候,陳桂蓮一個月講解了120場,平均每天5場。雖然累,但能讓參觀者更好地受到紅色文化的熏陶,陳桂蓮感受到自己“充滿了價值感”。
陳桂蓮表示:“作為一名紅色講解員,我有義務、有責任為大家講好紅色故事,弘揚英雄三島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我也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因為這能讓更多人了解到黨的光輝歷程。”(海西晨報記者 張雅雯 陳麗 通訊員 童心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