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民 文明培育成風氣
注重文明風尚培育,涵養文明內涵,同安區以“培育同安文明自覺,增強文化自信”為主題,推出“同娃”這一具有同安特色又憨態可掬的同安文明代言人。
紅磚色的上衣、灰瓦色的褲子、古厝石窗般的口袋、形似燕尾脊的發型,“同娃”身上眾多元素取自閩南古厝。就連“同娃”的名字也是“同安”的閩南話諧音,念起來十分親切。同安區不但推出“同娃”系列表情包,推出“同娃有說法”“同娃學榜樣”等一系列文明培育活動,還讓它出現在街頭巷尾的公益廣告中,潛移默化地培育“我熱愛、我參與、我提升”的“同安文明自覺”。
“我們始終堅持創建靠民理念,把‘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貫穿于文明創建全過程。”同安區委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文明培育的重點,在于引領廣大群眾以主人翁的姿態說文明話、行文明事、做文明人,讓人人成為文明典范之路的踐行者、受益者。
去年以來,同安區提出以“同安美”為總目標、總統領、總形象,打造“同安美”文明創建總標識,扎實開展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生態美等五項工程,通過“同安美”品牌引導群眾文明習慣,培育“同安文明自覺”。同時,實施“銀城文明引力波”公益廣告建設,營造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濃厚社會氛圍;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網絡媒體矩陣,以多角度、接地氣開展同安文明自覺宣傳,連續多季度文明宣傳獲省級表揚,多次蟬聯全市第一,引導市民群眾不斷提升文明意識,培育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隨著文明新風漸入人心,移風易俗工作也水到渠成。同安區充分利用“同安文明衛士”移風易俗App,嚴格落實申報審核工作,去年全區累計簡辦白事2300多場次、緩辦喜事2300多場次、停辦各類民俗日活動近600場次,累計為群眾節省開支超約3.4億元。
延伸>>
培育文明風尚,必須從未成年人抓起。
作為省級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示范站點,同安區心理輔導站去年共接待個體心理咨詢910人次,其中,面對面咨詢421人次,電話及網絡咨詢共489人次。并且,組織開展公益心理健康線下講座49場,線上直播52場,共計101場,受益人員達到49508人次。還開展10場心理咨詢志愿者專題培訓活動。與此同時,同安區推進“最美校園周邊”創建,開展“新時代好少年”推選及學習宣傳活動。去年,共推薦60名“新時代好少年”,組織52所學校10萬余名學生參與了“網上祭英烈”“向國旗敬禮”等主題系列活動。還發動志愿服務隊開展《家庭教育促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志愿服務促進條例》等普法活動,深入開展“同安好家風”“百站百場”“高山上的閱讀”“流動家長會”“父母學堂”等系列主題活動200多場次。
文明創建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同安區將把深入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與文明創建工作結合起來,全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全區文明創建工作再上新臺階。(林健華 張榮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