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2月20日訊 在新一年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中,武夷山市認真組織實施十大提升行動,積極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把價值引領貫穿文明城市建設的全過程,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養,在爭創文明城市的豐沃土壤上,培育起一座崇德向善的精神家園。
價值引領行動:以涵育節日文明新風、激發群文活力、加強青少年培育、助推公益廣告提檔、注重典型引領為重點。認真策劃實施“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利用春節、中秋等傳統節日并結合國慶等重大節日,開展“我和我的祖國”“綻放青春”“童心向黨”等各具特色的主題教育。舉辦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基層巡講巡演和道德典型故事交流,努力營造崇德向善的社會氛圍。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各類主題教育,深入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實踐。 設計一批導向鮮明、富有內涵、感染力強的公益廣告,用好各類公共領域宣傳載體,大力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文明大講堂行動:在全市各地開設“新時代文明實踐大講堂”、機關文明大講堂、行業文明大講堂、企業文明大講堂、學校文明大講堂、村鎮文明大講堂、街道(社區)文明大講堂。針對全市不同群體分期分類實施市民素質提升工程,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集中宣講。豐富思想道德建設內容,營造“朱子故里、崇德尊禮”的社會氛圍。按照整合資源、務求實效的原則,綜合利用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各類現有陣地,做到“六個一”:形成一套規范有序、運作便捷的運行機制;編印一批主題鮮明、生動鮮活的讀物講義;選樹一批來自群眾、事跡感人的“明理賢達”人物;打造一批特點突出、成效明顯的示范講堂;整理一套完整的歸檔資料。
文明禮儀行動:倡導文明禮儀在校園、文明禮儀在家庭、文明禮儀在社會、文明禮儀在口中、文明禮儀在手上、文明禮儀在腳下。在廣大青少年和市民中開展學禮儀、知禮儀、懂禮儀、用禮儀教育,提倡言語文明,行為舉止文明。養成不亂穿馬路、不闖紅燈、不亂道行駛、不亂停亂放的良好習慣;倡導“伸手”:對需要幫助的人,伸手扶一把;對丟棄的垃圾,伸手拾一把;對問路者,伸手指一把;對未關閉的水龍頭、電燈,伸手關,全面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質。
書香武夷行動:創設一批線上線下閱讀平臺。在城區、度假區打造20個微型書屋,開展每周薦文、每月薦書活動。每周推薦一批充滿正能量的好文章,每月向市民推薦一本(套)好書,每年舉辦一至二次讀書分享會,“全民讀書月”系列活動,引領形成愛讀書、讀好書的濃厚社會氛圍。結合武夷山文化旅游特色,將閱讀與旅游文化有機整合。全面提升市民的文明素養,推進文明城市長效管理、建設更具人文內涵和城市品位的幸福武夷。
潔凈武夷行動:持續改善城鄉環境衛生面貌,創建一批“垃圾不落地”示范街區、小區、學校,打造百花路示范主干道、西林街示范街區、武夷佳園老舊小區示范點。全面落實“門前五包”責任制,開展“垃圾分類齊動手,文明新風進校園”活動,培養師生垃圾分類意識,培養學生從小參與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做到保護環境,不亂扔垃圾、不亂貼亂畫、亂牽亂掛、不損壞公共設施、不亂折亂采好習慣。
健康武夷行動: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發出“踐行文明餐桌、制止餐飲浪費”倡議,提倡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全市各級單位組織觀看“舌尖上的浪費”警示教育片,帶頭踐行“光盤行動”,深入開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活動,加大文明餐桌、制止餐飲浪費、使用公勺公筷、禁食野味等文明規范引導。中小學校要認真組織開展“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等主題教育,培養勤儉節約好習慣。持續開展“煙頭不落地”活動,努力營造無煙環境。
文明出行行動:強化市民群眾交通安全意識、文明意識,有效規范機動車文明有序停放,曝光不文明交通違法行為。開展“點贊好司機”、在出租車、公交客運車和社會車輛中分別開展全年無違章車輛表彰活動,推行“文明出行,以獎代管”。深入學校開展“開學第一課”“拒絕違法、交通安全從我做起”等活動,探索建設“共享頭盔”驛站,對廣大師生進行交通安全知識培訓,提升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自我保護能力及文明出行認知度。
志愿服務行動:提升基層文明實踐所(站)建設,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一市一中心,一鄉(鎮)一所,一村一站”的三級服務管理體系,突出“一鄉一品”,各鄉鎮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要結合實際打造志愿服務特色品牌。引導廣大志愿者深入開展“學雷鋒、講文明、樹新風”主題活動,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品牌化。各主管單位在大型商超、景點景區、銀行網點、營業廳等場所,試點設置具有免費飲水、手機免費充電、提供緊急藥品等便民利民功能的“愛心驛站”,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誠信建設行動:加強誠信理念教育,開設以倡導誠信服務、規范服務、文明服務、高效服務等為主要內容的課程,把誠信教育作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運用校園、企業、社區、公益性文化單位等陣地,在會計審計人員、導游、律師、醫務人員、保險銷售從業人員、公職人員等重點人群中加強以誠信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建設,增強誠信理念、規則意識和契約精神,營造誠實守信濃厚氛圍。
移風易俗行動:立足家庭主陣地,注重文化滲透,在全市廣泛開展內容健康、形式多樣的家教家風教育,全面提升市民的文明素養。 引導社會各界人士帶頭移風易俗,以“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不辦”為目標,健全“一約四會”,提升村級自治能力。進一步規范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制定和修訂,力促“四會”組織發揮作用,切實推動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各項規范落到實處。引導群眾破除陳規陋習,樹立尊老愛幼、崇德向善,禁止盲目攀比奢侈浪費、搞封建迷信與打牌賭博等,培養科學、健康、節儉的生活方式,在破舊立新中催開鄉風文明之花。
(武夷山市文明辦 黃赤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