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信用指數2022年度綜合排名出爐,廈門奪冠!根據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布的城市信用監測最新報告,在全國36個省會及副省級以上城市信用指數2022年度綜合排名中,廈門位居第一。
運用大數據
對36個城市動態監測
城市信用狀況監測內容主要包括信用政策制度貫徹落實、信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事前事中事后信用監管、信用服務實體經濟、信用主體守信與失信情況、誠信宣傳與社會輿情、政務誠信建設等七方面,全方位反映城市綜合信用水平。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運用大數據監測技術對全國36個省會及副省級以上城市信用狀況開展動態監測分析,監測分析數據來源包括政府網站、信用網站、重點媒體等10000多個互聯網網站的公開信息,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歸集共享的信用相關數據,以及各城市信用建設牽頭部門按指標要求歸集共享的城市信用數據等。
對標國際規則
取得典型經驗
探索試驗、探路先行。近年來,廈門對標國際規則,突出一流營商環境建設,突出信用廈門建設,形成了獨具廈門特色的優勢。
據介紹,廈門作為全國首批信用示范城市,在全國最早出臺城市社會信用條例,相關政策法規制度較為健全;最早開展“信易貸”工作,信用在賦能深化改革、服務實體經濟和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等方面有豐富的創新應用場景;廈門有較好的數字化基礎,較早構建了全市統一的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廈門有深厚的誠信文化底蘊,政府率先守信,市場主體守信意識強,形成了全社會守信氛圍與營商環境優化、經濟發展相互促進的良好格局。其中,廈門在創新信用服務中小微企業融資、“信用就醫”等惠企便民舉措以及在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制度方面取得典型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
讓市民和企業
擁有更多獲得感
廈門信用指數全國第一,這是全市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并加速轉化為發展成果的顯現。優秀成績的背后,彰顯的是市委市政府全力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和信心,以及市發改委牽頭、會同各區各部門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的行動自覺和創新敢為。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優化營商環境。市發改委表示,下一步,將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健全信用制度,推動信用更好保障供需有效銜接、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和有效防范風險,將信用數據這一“未來石油”的價值充分挖掘出來,創新更多的信用應用場景,讓市民和企業有更多的獲得感,助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促進廈門高質量發展。
【亮彩數據】
廈門市在創新信用服務中小微企業融資、“信用就醫”便民舉措等方面取得典型經驗。2022年以來,廈門“信易貸”平臺為近2萬家中小企業獲得信用貸款達130億元;“信用就醫”注冊市民已突破8萬人,累計專門為市民就醫提供42天免息授信近2億元,節約市民就醫時間近100萬分鐘。(廈門文明網 廈門日報記者 劉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