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鬧元宵。連日來,廈門市圍繞“我們的節日·元宵”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賞花燈、逛集市、吃湯圓……市民游客在一場場活動中感受傳統節日文化魅力,體驗閩南民俗風情。
廈門第18屆元宵民俗文化活動現場人氣高漲。
新穎
傳統邂逅時尚 迸發嶄新活力
海上明月,喜樂元宵。2月4日、5日,一場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的元宵活動在湖里海上世界濱海步道舉行。這是廈門第18屆元宵民俗文化活動,“時尚演繹+精彩廟會”的形式吸引了廣大市民游客參與。
2月4日晚,點燈儀式正式拉開了本屆元宵民俗文化活動的序幕。坐在海上世界濱海步道的臺階上,市民游客一起面朝大海,參與充滿喜慶元素、極具閩南風情、彰顯湖里特色的展演。小白鷺民間舞團獻上了文藝中國2023年新春特別節目《奮進路上》,跳出新年新氣象;剛登上春晚舞臺的廈門南樂團帶來了南音經典節目《百花圖》,讓市民游客現場感受世界非遺的魅力。此外,還有木偶戲與書法精彩聯動,書寫“福滿湖里”的幸福篇章;湖里畬族舞蹈《鳳凰于飛》載歌載舞,高殿龍獅隊《祥龍獻瑞慶太平》翻騰起舞,繞場送祝福。
活動現場的市集更是為市民游客提供了沉浸式民俗文化體驗。體驗區涵蓋了逛元宵燈市、猜燈謎、射箭投壺等傳統游園互動游戲,以及糖畫、棕編、刺繡等非遺手工藝體驗。
傳統文化市集滿滿人氣,潮玩文創區域也十分吸睛。惠和石文化園、凌云玉石、木之森、諾斯蒂體育公園、外圖(廈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優秀文旅企業帶來高爾夫、馬術、影雕、玉石打磨、非遺王船手作、動漫配音等豐富多樣的互動體驗內容。
記者了解到,本次市集以廈門非遺文化為特色,邀請近40家轄區文創企業、商戶,帶來民俗非遺展示、文創特色產品、文化企業展示等,讓市民群眾在逛、玩、吃、購的過程中感受傳統文化藝術。
本次活動由中共湖里區委宣傳部、湖里區文化和旅游局、湖里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據了解,在海上世界濱海步道主會場活動開展的同時,聯發華美空間、惠和石文化園、廈門航空古地石廣場、高殿大舞臺四個分會場以及各街道、社區的元宵民俗活動也輪番上演,在湖里營造了濃厚的元宵氛圍。
有趣
巧手繪制花燈 游園體驗民俗
猜燈謎、做花燈、趣味問答、主題游園……2月4日,“我們的節日·元宵”——“文明有福 愛暖思明”2023年“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系列活動在金榜公園志愿服務廣場舉行。除文藝演出外,現場還設置了喜樂會游園活動,讓居民在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中感受祥和喜慶的節日氛圍。
活動開始,身著漢服的孩子們通過經典誦讀的形式,向現場觀眾介紹了元宵節的來歷、食俗、民俗等相關內容。《文明有愛傳思明》《花好月圓夜》等歌曲則營造出了濃厚的團圓喜樂氛圍。
臺下,幾十組家庭歡聚一堂,開展元宵主題花燈繪制活動。在志愿者分發燈籠后,小朋友和家長圍繞“文明有福 愛暖思明”活動主題發揮奇思妙想。繪制過程中,大家時不時討論著燈籠上的繪畫圖案和有關元宵節的祝福語。萌趣兔子造型花燈、有寓意交通安全的紅綠燈造型花燈、有閩南古厝造型花燈……孩子們提著自制的花燈,愛不釋手地把玩著。
“恭喜你答對了。”活動現場,寫滿燈謎的紅色紙條吸引著小朋友和家長們的注意。燈謎內容既涵蓋生活常見的物品,還有中國傳統典故和成語,極具益智性和趣味性。大家興致勃勃,各顯其才,或駐足凝思,或互相探討,共同領略語言文化的無窮奧妙。此外,現場的活力投壺、趣味射箭、文明元宵趣味問答等項目也吸引了不少人參與。
本次活動由中共思明區委宣傳部、思明區委文明辦、思明區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辦。
文藝
非遺大放異彩 原創作品薈萃
萬花時節春又至,喜氣洋洋鬧元宵。2月2日晚,“我們的節日?元宵”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集美區慶元宵文藝晚會在杏林文體中心廣場上演。晚會涵蓋歌曲、舞蹈、南音、小戲等多種表演形式,為觀眾獻上了一場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文化盛宴。
非遺南音的經典曲目《元宵十五》亮相舞臺,細膩婉約、纏綿柔美的演繹吸引現場觀眾紛紛舉起手機錄像留念。“平時沒有什么機會接觸南音,沒想到南音這么好聽!”市民王萱萱感嘆道。該節目負責人郭金生介紹,為了讓這一曲目更加歡快,符合元宵節的氛圍,表演中特意增加了小叫、木魚、四寶、響盞幾種南音樂器。現場觀眾的熱情反饋,讓演員們十分高興。
“新村新景水當當,新厝新樓新門窗,新路新橋逐條通,通到城西和城東。花花草草栽到大門口,蝴蝶蜜蜂飛來到阮兜。”晚會上的小戲《賣牛》是廈門本土編劇宋永賢繼《判牛》之后的又一力作。據該節目負責人張月萍介紹,《賣牛》前后打磨了兩個多月,主要是通過講述城鎮化背景下,耕牛再無用武之地,妻子想賣牛,丈夫欲留牛,在“賣”與“留”的矛盾中,展示鄉村振興成果和鄉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此外,入選2022年全國群眾舞蹈網絡展演活動、榮獲“2022年廈門市民文化節全民廣場舞大賽”決賽金獎的廣場舞《追夢》,以及歌舞《與春天同行》《鷺島春潮》、男聲獨唱《歸來到一堂》等本土優秀原創節目爭相上演。
“這些節目真精彩!”來廈門定居10余年的湖北人趙家英笑著說道,雖然她還不能完全聽懂閩南話,但是卻特別喜歡閩南的戲曲,她常跟朋友感慨廈門文化氛圍特別濃。
本次活動由中共集美區委宣傳部、集美區文化和旅游局、集美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廈門文明網 海西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