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重要一年。
這一年,漳州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迎接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這條主線,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聚焦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扎實履行“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務,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濱海城市、奮力譜寫富美新漳州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力量。漳州市加強宣傳干部隊伍建設的經驗做法入選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選編(2022年)》,為全省入選2個案例之一。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座談會在東山縣陳城鎮澳角村舉辦
漳浦“福小宣·照金浦”宣講隊走進錦東村進行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
加強理論武裝 凝聚思想共識
理論是行動的先導,思想是前進的旗幟。
一年來,漳州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將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迎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有機結合,在學懂弄通做實上持續用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落地生根。
思想共識,在不斷興起的理論學習中凝聚——
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帶頭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開展學習研討,示范帶動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學習研討、撰寫理論文章,全市上下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思想共識,在豐富多彩的宣傳宣講中凝聚——
以接地氣的形式宣講黨的政策主張,用生動的群眾語言讓黨的創新理論走進百姓心田。省委宣講團成員、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市委宣講團成員赴基層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創新開展“沿著總書記的足跡”——漳州市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宣傳活動。健全完善“新時代宣講師”志愿服務工作機制,組建252支“福小宣?在漳州”宣講小分隊開展分眾化、對象化、互動化宣講3800多場次。南靖縣“僑之音”宣講隊被評為全省基層特色宣講團。
思想共識,在持續深化的研究闡釋中凝聚——
設立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漳州實踐基地和7個實踐點。立項“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任職時對漳州有關工作的指導性論述的理論研究”相關課題9個。《漳州社科論壇》《漳州宣傳》改版升級,不斷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價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學習強國”漳州學習平臺不斷做大做強。
做好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必須加強黨對宣傳思想工作的全面領導,旗幟鮮明堅持黨管宣傳、黨管媒體、黨管意識形態。積極貫徹新時期黨的組織路線,堅持“憑能力用干部、以實績論英雄”的用人導向,深入開展干部作風“五不”問題專項整治,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爭創一流業績。舉辦新聞輿論、意識形態、理論宣講、文明創建等專題培訓班,開辦“記者大講堂”,遴選出市文化拔尖人才10名,營造見賢思齊、主動作為的良好氛圍。
壯大主流輿論 凝聚信心力量
一年來,漳州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著力講好漳州故事,持續凝聚加快建設現代化濱海城市的精神力量。
重大主題宣傳出新出彩。聚焦黨的二十大,各媒體開設“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大時光?學習進行時”等專欄,推出“沿著總書記的足跡”“喜迎二十大”“閩山閩水物華新?非凡十年”“二十大掌中看”等系列專題報道。同時,深入開展“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攻堅年”活動和“七比一看”競賽等重點宣傳,精心組織“突出工業、突破工業”“做優做強城市品質”等主題宣傳,傳播漳州好聲音。
疫情防控宣傳多向發力。為做好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宣傳,漳州市緊扣“二十條”“新十條”“乙類乙管”等疫情防控優化措施,統籌推進宣傳指揮指導、權威信息發布、新聞宣傳、網絡輿情處置和防疫科普宣傳。
深入開展“全網矩陣”聯合推送、“戰疫凈網”專項整治等行動和“藝”起抗疫文藝作品創作活動,群策群力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社會輿論引導有力有效。積極主動發聲,在福州舉辦“牢記使命?奮斗為民”系列主題漳州市新聞發布會,生動展現漳州的新變化新面貌。做好突發事件輿論引導和輿情應對,健全完善新聞發布、新聞應急、新聞協商通氣等制度,相關內容業務培訓納入市委黨校課程,提高正確引導輿論的能力。
對臺對外交流亮點紛呈。強化外宣聯席會議機制,構建“大外宣”格局。圍繞金磚五國傳統中醫藥高級別會議、中阿經貿投資高峰論壇、9?8投洽會、海峽(漳州)茶會等重大會議、會展,積極主動講好漳州故事。開展“中菲人文之驛走進漳州”“中國木偶藝術專題線上講座走進美國”等外宣活動,得到外交部和駐菲、駐美使館的高度肯定。漳州布袋木偶戲連線美國“Z世代”線上講演活動被列入省海絲文化交流項目,龍人古琴文化村被列入省對外文化交流基地。
做大做強主流輿論,媒體融合發展功不可沒。加快市級媒體融合發展,深入實施縣級融媒體中心“提質增效”工程,云霄縣、漳浦縣、長泰區、南靖縣獲評“全省優秀縣級融媒體中心30強”。
服務發展大局,統籌網上網下,營造天朗氣清的網絡生態。探索建立涉網絡執法部門聯合執法工作機制,組織開展“清朗”等系列專項整治行動,依法清理各類有害信息和謠言,維護良好網絡環境。
交警對創城文明交通勸導志愿者進行崗前培訓
注重立德鑄魂 弘揚文明新風
一年來,漳州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加強典型選樹培育,不斷提升公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
圍繞“全面創建、全域創建、全民創建、全程創建”,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直接部署督查創城工作,帶頭“一周一督查、兩周一推進”,開展明察暗訪,確保整改到位。扎實開展“六大攻堅”和“十項專項整治”行動,出臺并認真組織實施《進一步建立健全全國文明城市常態化長效化機制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制度,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進一步提升。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凝聚人心、匯聚民力的強大力量。
漳州市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深入學習谷文昌、廖俊波、孫麗美、潘東升、李翀等先進典型。持續推進紀錄片《女排娘家》展播展映,成功舉辦“谷文昌先進事跡當代價值研究”學術論壇,深入開展“漳州戰役”理論研究會、主題微電影、全媒體采風等紀念紅軍攻克漳州90周年系列活動,組織實施“漳州110”先進事跡宣傳宣講工作。漳浦縣中共閩粵邊區特委紅色革命教育基地被命名為第七批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講好榜樣故事,引領社會風尚。注重培育選樹、學習宣傳先進典型,10人入圍“中國好人”“福建好人”,2人獲評省“新時代好少年”,“龍溪獵鼠隊”獲評全省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加快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建設,建成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2007個。持續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深入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活動,引導青少年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用閩南文化點亮千年漳州古城”行動計劃暨“福”文化圩日在漳州古城啟動
在“福”文化圩日,小朋友體驗八寶印泥使用
堅定文化自信 建設文化強市
加強文物保護、鼓勵創作文藝精品、開展惠民活動……2022年,漳州市突出以文化人,以全面實施“用閩南文化點亮千年漳州古城”行動計劃為抓手,緊扣“福星高照福佑中華”福建“福”文化主題,突出“福滿乾坤開‘漳’大吉”漳州特色品牌,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大力推進文化強市建設。
文化保護傳承不斷深化。加強閩南文化和革命文化保護傳承,積極向上申請文物保護專項資金,推動中國工農紅軍東路軍領導機關舊址二期等項目保護修繕。全力保障國家文物局開展“圣杯嶼”元代海船遺址水下考古挖掘工作,央視“圣杯嶼考古”現場直播節目吸引觀眾超2億人次,并在市博物館舉辦成果展。成立漳州市閩南文化生態保護中心暨漳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建立非遺保護傳承補助和考核管理機制。
文藝精品創作持續加強。推出報告文學《四十九個晝夜》、文集《紅星照耀時——1932的漳州敘事》等文學作品,精心創作薌劇《谷文昌》《一代相國蔡新》和布袋木偶劇《祝壽》等優秀劇目。
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實施。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采用“主會場+志愿服務點”新模式開展“三下鄉”集中服務活動。創新推出“一月一主題?文化進萬家”活動,用好用足漳州古城、市縣“三館”、市二輕聯社工藝美術館等公共文化場館,舉辦“福連兩岸”元宵燈謎會、“朱子與閩南”文化論壇、“閩南文化圩日”等文化惠民活動。
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制定《關于推動“福”文化資源轉化利用打響漳州“福”文化品牌的實施方案》,加快推動“福”文化資源轉化利用,持續打響“福滿乾坤?開漳大吉”品牌。向省里推薦報送“福”文化建設項目、文化產業招商推介項目、“福”文化園區和景觀建設項目及“福”文化專家,“有福之鄉”多功能公共休息區被列入省“福”文化創意設計大賽推薦設計方案。市第三屆文創設計大賽落地轉化文創作品31個。“非遺里的閩人智慧”宣傳取得良好反響,狀元島、剪紙、古琴制作等14個題材被全省重點推送。
文旅經濟加快復蘇發展。著力幫扶文旅企業紓困解難,出臺《關于進一步助力旅游企業紓困發展的通知》《關于支持文旅行業恢復發展的紓困幫扶十二條措施》,通過暫退旅游質保金、兌現過夜地接獎補、A級景區提升補助、品牌創建獎補等,助力文旅企業發展。漳州古城獲評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花樣漳州?人文世遺”文化之旅線路入選全國鄉村旅游精品路線。恒麗電子獲“省文化企業十強”提名,福建橋南實業有限公司獲評“省最具成長性文化企業”。
(閩南日報 漳州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