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這十年,感受集美巨變”2023年集美區黨的創新理論宣講暨元宵節活動現場,集美大學馬克思學院原院長肖仕平為居民作宣講。(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吃湯圓,做燈籠,暢談元宵民俗;猜燈謎,學知識,宣傳文明過節……正月十五佳節到,多彩民俗迎元宵。連日來,廈門市集美區圍繞“我們的節日·元宵”主題開展豐富多彩、內容豐富的活動,為居民端上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把元宵節的歡樂氛圍“拉滿”。
搭平臺送“理”進基層
2月2日下午,“我眼中的這十年,感受集美巨變”2023年集美區黨的創新理論宣講暨元宵節活動在嘉庚書房舉辦,社區老少聽宣講、做燈籠、猜燈謎,為即將到來的元宵佳節預熱。
現場,集美大學馬克思學院原院長肖仕平利用圖文、短視頻等豐富形式,用接地氣、有活力的語言,細數集美十年非凡巨變,向現場居民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肖仕平說,希望通過下社區宣講,送上干貨滿滿的理論“年貨”,在歡樂祥和的佳節里,進一步豐富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集美區城市管理局集美中隊協查員許雯雅表示,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廈門人、一名城市管理工作者,更能深刻感受到廈門,尤其是集美這十年以來的點滴變化,“這次講座內容很豐富,讓我很觸動?!?/p>
“半耕半讀(打一字)”“志愿者的核心精神是?”“黨的二十大主題是?”活動現場燈謎區,除了有趣味益智的燈謎,也有傳播文明風尚的問答題。借助傳統燈謎這一文化載體,活動還將黨的二十大精神理論知識融入其中,讓猜燈謎這一元宵節“佳肴”更有滋有味。
當天上午,寧寶社區“我們的節日·元宵”歡樂游園活動同樣設置了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和新黨章的主題區域,居民們重回“考場”,拿著答題卡在展板上尋找答案,現場氣氛既嚴肅又熱烈;與此同時,園博社區“黨的聲音進萬家,創新理論潤民心”主題宣講活動通過群眾會、屋場會,用“群眾話”講“家國事”,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據悉,春節期間,集美區多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理論宣講、主題活動,讓黨的二十大精神隨著新春的祝福深入千家萬戶,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讓“新年紅”別樣“紅”。
居民精心烹調拿手好菜,齊聚一堂“品味”鄰里情。(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話民俗“品味”鄰里情
有詩云,每逢佳節倍思親;又有俗語說,遠親不如近鄰。3日下午,在集美區灌口鎮上頭亭社區,一場其樂融融、溫馨熱鬧的元宵鄰里聚會在這里上演——居民們爭相體驗猜燈謎、抽福袋、剪花燈、投壺等傳統民俗活動;志愿者從旁開展閩南美食文化、反詐防騙、惠民政策等宣傳工作。
這是“共享百家宴,暢敘鄰里情——我們的節日·元宵”主題活動現場。當天下午四點,本次活動的重頭戲——百家宴正式開席。除了有姜母鴨、海蠣炸、同安封肉等閩南特色小吃,小酥肉、粉蒸肉、客家芋子包等各地知名美食也輪番登場,居民們在品嘗美食之余,還挽起袖子揉面團、搓湯圓,歡聚一堂吃湯圓、慶團圓。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百家宴有五十多道菜品為居民精心烹調,福州人李女士的清蒸金鯧魚就是其中之一。在這里工作生活了十多個年頭,李女士經常參與社區舉辦的各類文娛活動,集美已經成了她的“家”,她說,“取‘金’和‘昌’的美好寓意,借這道菜祝在座的鄰里年年有余!”
灌口是集美的工業重地,外來人員密集。上頭亭社區書記徐燕蓉告訴記者,此次活動旨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愛老敬老傳統美德,也讓新老居民在傳統佳節的喜慶氛圍中增進交流,感受社區大家庭的關愛,讓大家更有獲得感、認同感和歸屬感。
“我眼中的這十年,感受集美巨變”2023年集美區黨的創新理論宣講暨元宵節活動現場,志愿者協助小朋友們制作花燈。(東南網記者 李霖 攝)
“志愿紅”點亮文明燈
以佳節為媒,共襄傳統文化盛宴;發揮志愿力量,倡導社會文明新風。據統計,元宵節前后,集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預計開展80余場元宵主題活動,社區志愿者們身著紅馬甲活躍在各個活動現場。
2日,高浦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將元宵與社區特色“鰲”文化相結合,組織青少年學習“鰲”文化中所蘊含的不畏艱難、努力奮進、獨占鰲頭的寓意,挖掘鄉村特色文化,培植精神食糧,為這個元宵賦予了別具一格的內涵。
在新村社區,實踐站牽頭開展了以“濃濃元宵意 深深志愿情”為主題的志愿服務活動,邀請31位青少年學生志愿者身著紅馬甲走進社區,清掃社區衛生死角,分發垃圾分類指導手冊、安全燃放煙花爆竹宣傳頁,以實際行動倡導文明安全過節。
據集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元宵佳節適逢周末,集美區多支志愿服務隊也紛紛出動,為居民平安、文明過節貢獻力量,用“志愿紅”為“新年紅”增添一抹亮眼的色彩。
在集美網紅景點十里長堤,每天下午到晚上游客較為集中的時間段,都能看到飛鷹救援隊志愿者們的身影。隊長劉曉鐘告訴記者,隊伍在十里長堤開展的常態化巡護服務,在春節期間也不曾間斷。元宵節,他們將增加巡護力量,延長巡護時間,為市民游客平安歡度佳節保駕護航。
不僅如此,夕陽美志愿服務隊進社區為居民提供義剪服務,還組織志愿者包湯圓、煮湯圓,入戶慰問老人。苔芯志愿服務隊也將于元宵當天參與后溪鎮民俗活動,提供秩序維護等服務;盧媽媽愛心隊、集美“益童幫”愛心隊則將發揮敬老扶幼的“主場優勢”,走村入戶為轄區困難群體送上佳節的祝福與溫暖。(東南網記者李霖 許啟明 黃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