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夕,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各村(社區)組建多支“送健康、送政策、送關愛”志愿小分隊,為轄區內65歲及以上老人免費發放8288份“防疫健康包”,進行防疫健康知識宣傳等,及時將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懷送到群眾的心坎上,用實際行動為重點人群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小小“健康包”,也是“安心包”“民心包”?!敖】蛋彪m小,有和沒有,結果大不一樣?!敖】蛋眱劝ㄍ藷帯⒏忻八帯⒖谡趾涂乖瓩z測試劑等家庭常備藥物。送健康上門,讓群眾“手中有藥、心中不慌”。每個愛心包里還附上諸如《陽了,怎么辦》等健康指導和用藥說明,詳細列出用藥提示和防疫相關提醒,為居民提供基本的防疫保障和指導,有效幫助大家掌握居家康復流程,實時監測健康狀況,努力做好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
思想是行動的先行官。通過發放“健康包”等保護老小弱勢群體,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可以彰顯當前防疫政策的溫度和力量。“健康包”下鄉,也是醫療力量下沉的具體體現。我國人口眾多,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醫療資源相對薄弱,讓百姓家里擁有“健康包”,就多了幾分抗疫的底氣。若遇上一般的發熱感冒癥狀,可以按照工作人員發放“健康包”時的提示和囑咐,足不出戶做好應對。老人的身體不適得以緩解,子女、親鄰也舒緩了情緒、平息了焦慮,也有助于緩解基層醫療負擔,讓基層有限的醫療資源發揮出最大功效。
發放到戶,看似簡單,卻考驗著“繡花功夫”。社區、農村有多少老人?是否獨居?健康狀況如何?通過面對面、點對點的接觸走訪,可以有效掌握一手信息,確保每一個“健康包”發放到最需要的人手上。發放的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完善老人中重點群體的健康檔案和臺賬,可謂一舉多得。
禮包雖小,人心甚暖。為百姓直接派送“健康包”,既能體現社會大家庭的關愛,也是在傳遞信心與力量。免費“健康包”,可以給農村、社區老人吃下“定心丸”,更代表了一種想民眾之所想、急民眾之所急的積極態度。對政府而言,準備工作做得周全一些,百姓的焦慮感就會減少一些;醫療服務保障做得精細一點,百姓的不安就減少一點。全社會就會獲得越來越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疫情以來,廣大醫務工作者、基層黨員干部不畏艱辛、勇毅堅守,戰勝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守護百姓健康。隨著疫情防控政策不斷優化調整,更要及時轉變工作理念,防疫準備工作做細一點,群眾的焦慮就緩解一點;解釋工作做多一點,群眾的困惑不安就減少一點;服務工作做實一點,群眾科學防疫的信心就增強一點。
(莆田文明網 錢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