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塘村經(jīng)常性開展敬老愛老、教育科普、文化體育等志愿服務活動,圖為舉辦“老人生日會”敬老愛老活動。(資料圖)
26歲的翔安區(qū)新圩鎮(zhèn)馬塘村村民陳國鍇原本計劃在春節(jié)前熱熱鬧鬧辦婚宴,按照習俗準備六七十桌的流水席,邀請六七百人參加。
陳國鍇向馬塘村村委會提出舉辦婚宴的申請后,村干部多次入戶,耐心細致地進行溝通協(xié)調(diào),建議近期不要辦大型聚會,同時倡導移風易俗、婚事新辦。陳國鍇和妻子表示理解,重新計劃婚宴事宜和舉辦時間。
“以前農(nóng)村辦婚宴要大擺酒席,講究排場,宴席上還會請當?shù)氐男∶餍歉栉柚d。現(xiàn)在我們打算婚事新辦,等平穩(wěn)度過此輪疫情感染高峰期后,請雙方的長輩親人,和我的好兄弟、妻子的好閨蜜小范圍吃頓飯,聚一聚,表達感謝。摒棄繁雜儀式,這樣的婚禮簡樸而溫馨,也更有意義。”盡管沒有奢華的酒席、宏大的場面,但陳國鍇夫婦說起策劃中的這場簡約但不失溫情的婚禮,仍充滿期待,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馬塘村積極發(fā)揮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賭禁毒會、文明實踐站等的作用,廣泛開展移風易俗、文明鄉(xiāng)風活動,一場移風易俗的改革實踐在這片土地上逐步展開,一種日漸深刻的文明氣質(zhì)在農(nóng)村大地悄然生長。
修訂村規(guī)民約 培育文明鄉(xiāng)風
“紅白大事不攀比,移風易俗樹新風”,“村規(guī)民約文明定,反對低俗崇高潔。”走進馬塘村,在村口的宣傳欄上,“村規(guī)民約”十分醒目。
“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去年以來,馬塘村在原版村規(guī)民約的基礎上進行修訂,聚焦樹新風、治陋習,大力倡導“紅白大事不攀比,移風易俗樹新風”,并在村內(nèi)顯著位置,如村部前、宗祠前、村口進行公示。以文化人,潤物無聲,引領形成文明鄉(xiāng)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推進移風易俗,思想觀念是開關,觀念上的“破冰”,才會有行動上的“突圍”。馬塘村大力宣傳崇簡尚儉、婚事新辦、喪事儉辦、余事不辦的新習俗,教育引導群眾堅決破除大操大辦、厚葬薄養(yǎng)、人情攀比、高價彩禮等陳規(guī)陋習,引導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助推移風易俗深入民心。
根據(jù)實際情況,馬塘村組建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賭禁毒會“四會”隊伍,并制定切實可行的制度和章程,明確職責、任務和要求。紅白理事會進一步細化移風易俗,與村“兩委”及黨員簽訂辦理婚喪嫁娶事宜承諾書,嚴格執(zhí)行婚喪嫁娶等事宜審批、申報制度,自覺做到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等承諾。讓移風易俗在制度的“軌道”運行,蔚然成風。
破除陳規(guī)陋習 “人情擔子”輕了
2022年,馬塘村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廣泛開展百余場形式多樣、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鄉(xiāng)風文明活動,經(jīng)常性開展敬老愛老、教育科普、文化體育、法律援助、扶危濟困、扶殘助殘、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務活動,通過村微信公眾號、文化廣場、文化墻、宣傳櫥窗、LED宣傳屏、廣播等宣傳陣地加大移風易俗宣傳,發(fā)放《倡議書》《宣傳手冊》等,讓群眾意識到移風易俗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大力弘揚新時代新鄉(xiāng)風。
馬塘村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頭移風易俗樹新風,取消各項大型聚會活動,緩辦、簡辦婚喪嫁娶活動,維護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2022年,馬塘村黨員、干部操辦婚喪事宜報備1人,嚴格遵守廉潔自律準則,不大操大辦;鎮(zhèn)包村組、村兩委成功勸導村民移風易俗,喜宴簡辦延辦4戶,2場傳統(tǒng)民俗日取消不辦。
舊習破除,新風撲面。如今的馬塘村紅白大事不講究排場,也不存在收受巨額紅包彩禮、土葬等陳規(guī)陋習。群眾的“人情擔子”輕了,淳樸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風激蕩在田野間,獲得感、滿足感洋溢在農(nóng)民幸福的笑臉上。(廈門日報記者 黃懷 通訊員 楚明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