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鄰里互助 余藥共享”的做法在閩東大地掀起了新熱潮,寧德市廣大居民朋友自愿捐藥、藥品共享等一幕幕愛心場景不斷上演,拉近了鄰里之間的情感距離。
社群齊心 保障暖冬“藥事”
“昨晚我發燒到39℃,家里沒有退燒藥。外賣平臺也買不到,后來在社區的共享藥箱找到藥。真是太感謝那些分享藥品的鄰居了。”家住蕉城區的居民郭女士連連稱贊。
蕉城區蕉南街道海濱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連日來,為緩解社區居民藥品短缺的問題,市委文明辦、市衛健委、市紅十字會在全市組織開展“鄰里互助 余藥共享”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發出了“鄰里互助 余藥共享”倡議,并在各個社區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設立了共享藥箱。倡議之下,家里有“余藥”的熱心市民紛紛為社區的共享藥箱提供藥品,供給急需的居民使用。
在蕉城區華建社區,“共享藥箱”的溫情故事,成為連接鄰里間溫暖互助情誼的“愛心橋”。“哪位鄰居家有抗原可以借我兩個,等我網購的到貨了馬上歸還。”“孩子需要退燒藥,可否用耳溫槍換?”“我有我有,給你送過去掛門口吧。”“鄰里鄰居的,不用客氣,誰都有難的時候。”
這些天來,華建社區黨支部書記黃美麗雖然生病在家,然而每每翻看各個小區群里鄰里互助的對話,總讓她打心窩里暖起來,恨不得馬上上崗投入工作。
“共享藥箱”上線的第一天,華建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就收到許多居民捐獻的“余藥”。在伯爵酈城小區,“共享藥箱”更是帶動了鄰里間的互動,考慮到到社區送藥不可避免發生接觸,小區業主們便自發形成“無接觸”送藥上門行動,哪戶鄰居有需求,有余力的鄰居便會主動送藥上門。
同樣的溫情故事在金溪社區、南際社區、海濱社區、酈景社區、蘆坪社區等地也頻頻上演。從“共享藥箱”到“無接觸”送藥上門,在社區間、小區里與鄰為親、與人為善的友愛互助精神正通過小藥箱慢慢地傳開。
多部門發起“鄰里互助 余藥共享”的倡議。“隨著市民就醫、購藥需求的持續增加,需要全體市民支持和配合,共筑抗疫‘同心圓’,共克時艱。”市委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12月23日,市委文明辦、市衛健委、紅十字會聯合面向廣大市民朋友發出《“鄰里互助 余藥共享”的倡議》。
《倡議》倡導廣大市民“沒癥狀不用藥,有癥狀慎用藥”,根據個人和家庭成員實際需求理性購藥,不參與搶藥或大量囤藥,避免長期不用過期浪費,把更多的藥品資源留給有需要的市民。
《倡議》呼吁,請家有存藥以及已康復的市民通過社區(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小區、物業公司、業委會設立的“共享藥箱”,利用微信群、微信小程序抗擊新冠疫情公益互助平臺、朋友圈關注求助信息,在滿足自身和家人防疫需求的前提下,將多余的藥品、口罩、酒精、消毒水、體溫計等防疫物資分享給急需的鄰居,讓有限的防疫資源發揮最大的作用,共克時艱。
在個人防護方面,《倡議》提醒廣大市民樹立“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加強個人防護,日常生活中堅持做好個人健康監測、出門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等良好衛生習慣,全程接種新冠疫苗,增強自身免疫力,最大程度保護好自身和家人的健康安全。
余藥共享 守護溫馨家園
12月25日,金涵畬族鄉金溪社區向廣大社區群眾發布了關于開展“鄰里互助 余藥共享”的倡議書,號召社區群眾根據實際需求理性購藥,將多余的藥品、口罩、酒精、消毒水、體溫計等防疫物資分享給急需的鄰居,加強個人防護,積極參與社區組織志愿服務活動。
南際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號召一經發出,便吸引了許多社區居民參與。記者看到,金溪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門口,連花清瘟膠囊、退燒貼等各種功能不同的藥品已經過分類,擺放在不同“藥箱”中。“我們社區情況特殊,老年人和重癥特別多,他們腿腳不便且不懂如何進行網上問診,所以購藥不便,藥物少。因此,我們想通過這個方式,讓有余藥的人勻一點點出來,讓大家伙守望相助。”金溪社區黨支部書記李美希告訴記者。
據她介紹,居民主動將多余藥品捐贈到社區的“共享藥箱”后,社區會一一進行檢查、消毒、整理、分類,并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協助居民贈藥、取藥,居民如有需要工作人員將第一時間上門送藥。
現年91歲的抗美援朝老兵陳序華近幾天身體不適出現了不適癥狀,他的家人想要購買抗原試劑卻一直買不到,社區工作人員得知該情況后,主動了解相關癥狀,調配抗原試劑及相關藥品,并送藥上門,叮囑他相關注意事項及用藥方法。“太感謝你們了,幫我們送來了藥,給我們省去了很多麻煩......”他的家人說。
“根據后續工作的執行情況,我們會對工作模式進行一定的調整,一定會盡最大努力做好群眾的保障工作。”李美希說。
藥企藥店 匯聚冬日暖流
近期,一些居民感染新冠病毒后居家治療,但家里的退燒藥、咳嗽藥、體溫計、抗原試劑等必備醫藥用品十分緊缺。為更好地弘揚志愿服務精神,構建守望相助的和諧鄰里關系,壽寧縣南陽鎮各村組建鄰里互助小藥房藥品共享群,并整合網格內黨員志愿者、社會工作者,組建暖心代辦服務隊,及時收集、登記群眾用藥、日常物資等需求,做好暖心代辦服務,同時,邀請衛生院醫生入群答疑解惑。
金溪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家里人陽了發燒不舒服,家里又沒備藥,疫情這么嚴重,想要買藥也買不到了,感謝群里的小伙伴將多余的藥品分享出來,謝謝黨委、政府的關懷,下午網格員就親自送藥上門……”南陽村村民龔先生說道。
“布洛芬緩釋膠囊能退燒嗎?”“我的這些藥能同時服用嗎?”......在衛生院醫生的指導下,大家了解了各種藥品的功效,能夠放心的用藥。
暖心代辦服務隊,堅持“線上線下”一齊發力,線上通過組建微信群等方式快速、準確、廣泛收集群眾用藥、物資需求。線下建立一套高齡獨居空巢老人、重度殘疾人等重點服務對象花名冊,針對那些不會使用智能機的老人,通過電話詢問、上門走訪等方式了解實際需求。同時,組建流動醫藥車,聯合鎮衛生所醫務人員開展上門服務,統一給行動不便、出行困難的重點對象提供送醫送藥服務。“真的很感謝南陽鎮暖心代辦服務隊,每天都穿梭在鎮上的大街小巷,就連晚上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只為了把鄉親們迫切需要的東西送到大家手中。”村民葉先生說道。
“疫情面前沒有局外人,作為南陽的一份子,我也要盡一點微薄之力。”近日,南陽鎮南新街康康藥店向社會捐贈了其所剩無幾的緊缺藥品,包括:散列通、布洛芬、布洛芬混懸液、體溫計等等。
政府不斷優化調整服務措施,全力保障居民就醫用藥需求,在藥品和抗原短缺的情況下,模范好鄰居,我“藥”幫助您,鄰里互助的一幕幕暖心場面,拉進了居民之間的距離和感情,共筑起抗疫的“同心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