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平潭正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金井片區結合片區內的紅色旅游資源,打造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紅色旅游宣講路線,通過紅色文化+旅游,將各村莊的紅色旅游資源串聯起來,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層一線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圖說:北厝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員們正在參觀林慕曾烈士紀念館
擦亮品牌 紅色基地靚起來
28日下午,在位于金井片區青觀頂村的將軍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青觀頂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林月蓮正帶著村民和黨員干部,重溫將軍山1996年三軍聯合作戰演習的影像資料。小放映廳里播放著當年軍事演習的壯觀場面,村民和黨員干部看得認真,還一起合唱了《歌唱祖國》,氛圍熱烈。
說起1996年三軍聯合作戰演習,時任青觀頂村黨支部書記的林擁生記憶猶新。他告訴記者,將軍山原名老虎山,1996年初春,中國人民解放軍舉行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三軍聯合作戰演習,期間,部隊在老虎山修建觀禮臺、直升飛機場、坑道壕溝等軍事設施,規模宏大,蔚為壯觀。
如今的將軍山,已成為平潭知名的旅游景區和主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從青觀頂村爬坡而上,仰首便能望見一座高31.8米的將軍山紀念碑巍巍聳立。同時,將軍山臨海而起,山勢險峻陡峭,擁有一線天、南風窗、三鞠躬、石林等景點,旅游資源豐富,頗受游客喜愛。
“接下來我們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積極打造紅色旅游基地。同時結合鄉村振興工作,用旅游激活鄉村振興引擎,讓群眾的生活越過越紅火。”林月蓮說。
改造提升 紅色記憶活起來
在金井片區的天山村天山美自然村,來自北厝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員們正在參觀林慕曾烈士紀念館。林慕曾烈士是犧牲于抗戰時期的抗日英雄,在紀念館內,布置陳列有烈士半身塑像、烈士生前使用物品、珍貴歷史文獻、影視放映區等,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展示了林慕曾烈士短暫而光輝的生平事跡。
“林慕曾烈士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精神讓我們深感震撼,也將激勵我們不斷養成頑強奮斗的戰斗作風,錘煉過硬的履職本領。”實驗區北厝消防救援站黨支部書記、政治指導員葉志超說。
天山村天山美自然村是林慕曾烈士的故鄉,2021年初,林慕曾烈士故居在原址修繕落成。隨后開展布展建館工作,建成集故居、紀念館為一體的革命烈士紀念場館,并于2021年6月23日開館,正式對外開放。在天山美村中,林慕曾烈士紀念館與清代“臥云山房”書院、“竹鳴園”舊址毗鄰,與周邊古香古色的傳統石厝群構成了交相輝映的自然人文景觀群。
“林慕曾烈士故居目前已經吸引了許多黨員干部、群眾前來參觀,在黨史學習教育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天山村工作人員吳可欣告訴記者。
“未來我們將對林慕曾紅色教育基地周邊區域環境進行整體改造提升,以林慕曾烈士的文化故事作為主線,充分結合周圍的傳統古厝資源,將其打造成一個集教育、體驗、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旅游點,以及具有辨識度、示范性的平潭紅色記憶重要錨點與學習基地,助推天山村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吳可欣說。
盤活資源 紅色專線開起來
金井片區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青觀頂村和天山村都是片區內知名的紅色旅游村。通過梳理整合,金井片區將青觀頂村、天山村、大福村、建新村等村落的紅色旅游資源串聯起來,打造成一條兼具旅游與愛國主義教育的紅色旅游宣講路線,作為金井片區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以及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載體。
“我們根據每個村的紅色旅游資源稟賦,針對性地開發改造,打造具有特色的紅色旅游點。”金井片區管理局綜合事務服務中心(黨群服務中心)副主任高輝表示,除了比較成熟完善的青觀頂村將軍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下一步,金井片區將對天山村、大福村、建新村進行提升改造。其中,天山村依托林慕曾烈士故居,重點打造天山紅色講堂項目;建新村依托海防防空洞、碉堡、戰壕等舊址,進行修繕提升,打造海防文化教育基地;大福村重點推進革命歷史故事館、紅色文化廣場的建設。
“通過這些村落紅色旅游資源的提升改造,打造成金井片區獨具特色的紅色文化研學路線,通過主題教育、主題教學、現場教學、參與式教學等多種方式方法,做到愛國主義學習教育與紅色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并駕齊驅,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高輝說。(平潭融媒體記者 林舒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