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社區的網格‘幫幫團’是真幫真辦事,無論誰家有大事小事,只要有需要他們就來幫忙……”在安溪縣鳳城鎮鳳山社區,提起微網格“幫幫團”的暖心服務,居民群眾都豎起了大拇指。
據了解,這個社區組建了15支微網格“幫幫團”,網格長擔任“幫幫團”團長,梳理8類重點對象234人,“一對一”跟進了解生活情況,主動幫助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用實際行動聚民心暖人心,該社區還被國家衛健委和全國老齡辦評為“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今年以來,安溪縣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緊扣居民群眾“急難愁盼”,特別是元旦春節期間的生活、就醫需求,積極響應泉州市委組織部發出的《讓“黨旗飄揚、鄰里互助”溫暖泉城——致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的倡議書》,貫通銜接黨建引領微網格精細化治理、社區小區物業黨建聯建、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服務等機制,有效整合各方資源力量,全面開展“萬名網格長、貼心送服務”專項行動,全縣3364個微網格長按照“一格一團”牽頭組建微網格“幫幫團”,聚焦老年人、兒童、殘疾人及居家治療人員等重點對象,細化服務職責、明確服務重點、健全服務機制,主動幫助解決困難問題,暢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讓群眾輕微病在網格內救治、生活物資在網格內保障、大事小事在網格內辦結。
近日,尚卿鄉開展“寒冬送溫暖棉衣棉被暖人心”活動,為轄區獨居老人、低保家庭送去棉衣棉被,讓困難群眾度過一個平安溫暖的冬季。瑟瑟寒風,擋不住濃濃暖意;刺骨寒冬,抵不住慰問真情。每到一戶,微網格“幫幫團”的網格員、黨員志愿者都仔細詢問困難群眾身體狀況、日常起居等情況,并叮囑他們在寒冬期間做好保暖、落實防控,有困難就向網格員反映。
這是安溪縣微網格“幫幫團”幫助居民群眾紓難解困的一個縮影。從政策法規宣傳到安全隱患排查,從公共服務代辦到問需幫辦便民……在安溪縣,持續活躍的一個個微網格“幫幫團”,成為服務群眾、服務一線、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和美麗風景。自安溪縣發布《關于組建微網格“幫幫團”開展聚民心暖人心服務行動的通知》以來,各鄉鎮主動響應,積極調動配強網格服務力量,組建3364個微網格“幫幫團”,爭做鄰里互助的引領者,聚焦重點服務對象,守望相助、救急助困,用實際行動聚民心暖人心。
此外,安溪縣還組織開展“八個一”網格激活賦能行動,推動網格長守好“小門”,召開網格工作例會,分析重點人員分布情況,開展“精準敲門”行動,摸清轄區居民及特殊重點人群情況,建立特殊重點人群工作臺賬,明確對應聯系服務人員,及時發放網格愛心服務聯系卡12.5萬份、健康防護愛心包1.6萬個。
12月25日,8名“鄰里醫生”就地加入鳳城鎮城東社區微網格“幫幫團”,他們開辟線上問診渠道,社區居民不出門,也能在家里享受專業的問診服務。通過線上診斷、指導用藥、發布藥物資源信息,“鄰里醫生”在為居民做好心理疏導的同時,指導他們運用正確有效的手段預防和應對病毒感染。
安溪全面推動機關單位黨組織和黨員、公職人員到社區“雙報到”,采取“一對一”的方式,由縣直機關單位黨組織與社區黨組織結成固定的幫扶對子,在職黨員、公職人員下沉報到,固定聯系10戶左右居民群眾,變“一次幫”為“一直幫”。截至目前,安溪縣共發動1.2萬名黨員、公職人員到居住社區、小區報到服務。
“需要布洛芬4顆、退熱貼、體溫計、抗原2支”,在抗擊新冠疫情公益互助平臺,參內鎮灣美社區的王先生發布了一條求助信息并將它轉發到微網格“鄰里社群”。沒過多久,群里的左鄰右舍便紛紛響應,將家中預備充足的藥品、醫用品免費分享到“共享藥箱”。微網格“幫幫團”的網格員小王馬上行動起來,聯系王先生確認需求與家庭住址后,認真清點所需藥品并通過無接觸方式將東西送達王先生家。“服藥以后感覺好多了,感謝好鄰居,感謝幫幫團,解決了我的燃眉之急,真是遠親不如近鄰啊!”后續王先生在微網格“鄰里社群”里說道。
據安溪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王巍峰介紹,面對新階段疫情防控的新形勢,為進一步保障群眾的用藥需求,安溪縣依托“黨建+”鄰里中心、黨群服務中心,開展免費贈藥、配餐送餐等活動,創新設置“24小時愛心藥房”“共享藥箱”等,通過微網格“幫幫團”組織群眾自愿捐藥、鄰里互助,拉近了鄰里之間的情感距離,也匯聚起同心防疫的磅礴力量。(泉州晚報 楊漳鳳 陳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