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2月27日訊 鄰里和諧、守望相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積極應對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新情況,大力弘揚守望相助的時代新風,有效緩解近期居民買藥用藥難問題,鼓勵居民共享防疫物資、增進鄰里友愛。日前,涵江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涵江區委文明辦向全區市民發出“余藥共享 情暖涵江 ”倡議書,引導廣大市民攜手共克時艱,共筑暖心涵江。
一是運用新聞媒體“宣”。涵江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發揮“領頭雁”作用,運用涵江區融媒體、文明涵江、涵江文明網等新媒體平臺發布“余藥共享 情暖涵江”倡議書和防疫科普知識,呼吁全體市民“理性購藥,不囤不搶”“暖心共享,安全用藥”“鄰里互助,共克時艱”“科學防疫,安全治療”,引導市民鄰里守望相助,共筑“暖心涵江”。
文明實踐所站增設“共享藥箱”互助角 涵江區委文明辦 供圖
二是依托陣地資源“推”。全區1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99個文明實踐站積極響應號召,整合優化陣地資源,將站點內的“便民藥箱”變為“共享藥箱”。在藥箱內增投了感冒藥、退燒藥、止咳藥等居民急需的藥品,以及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并將這些物資分門別類,分裝成小份,以供居民按需取用。
連日來,廣大居民們也自發分享藥品、傳遞溫暖。隨著社區群眾用藥需求量逐漸增大,在藥品暫時短缺的情況下,鄰里贈藥互助的一幕幕暖心場景在多個村居上演,家住涵西街道蒼林社區1號樓的業主群中,業主家中孩子高燒不退,缺少應急退燒藥,得知消息后,鄰居們紛紛通過業主群伸出援手,分享藥品,幫助孩子及時退燒,解決了業主“燃眉之急”,為寒冷的冬日帶來了溫暖,將鄰里之情推向新高度。
志愿者上門為獨居老人提供愛心義診 涵江區委文明辦 供圖
三是統籌志愿力量“幫”。全區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志愿者全員上陣,成立“應急”志愿服務隊342支,負責“疫藥”、生活物資“暖心”配送。利用村居群、業主群、志愿者群等渠道,發動退休醫護人員、黨員干部、愛心人士就近開展鄰里關愛互助行動,主動為周邊的老弱病殘幼等特殊群體提供防疫科普、代買物資、藥品分享、緊急送醫、配送快遞等力所能及的幫助。同時,為積極應對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新情況,全面開展轄區60歲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種“敲門行動”,實現讓疫苗“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以滲透式服務拓展防疫廣度,打通疫苗接種“最后一米”。
涵江區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充分發揮文明實踐力量,用心用情守護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冬已至,春不遠,讓我們攜手同心,堅持理性、樂觀、自律、互助,共筑溫暖“防疫墻”,守護涵江“一家人”,共同迎接美好的春天。愿疫情早日消散,待春暖花開,人間皆安!(涵江區委文明辦 鄭立君張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