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參與環境清理的,可以加分;尊老敬老、勤儉持家的,可以加分;門前亂擺亂放的,垃圾不分類的,要上黑榜……”為了完善鄉村治理體系,鼓勵村民自覺主動參與到鄉村建設中來,馬尾區亭江鎮長柄村積極探索鄉村振興生態文明積分制度,以文明鄉風促鄉村振興。
近年來,馬尾區長柄村積極探索推行積分制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引導村民成為鄉村治理的主要參與者、最大受益者和最終評判者,將農村基層治理由“村里事”變成“家家事”,由“要我參與”變成“我要參與”,不斷增強廣大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黨建引領 撬動“自覺向善”大車輪
黨建強則人心聚,人心聚則鄉村興。長柄村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以積分制為“杠桿”撬動鄉村治理新格局,探索出“組織發動、黨員帶動、積分促動、群眾主動”鄉村治理新道路,成立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積分考評組,圍繞“環境整治、文明鄉風、垃圾分類、‘門前三包’”等,建立評分體系,對于住戶本月考評得分90分以上的部分,按1:1比例轉化為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可以在長柄村設立的“積分兌換超市”換取洗衣液、肥皂、毛巾等等生活用品。
近年來,長柄村黨支部認真推行“黨員加強日”活動,通過切實增強黨員固定活動日的“黨味”和實效,不斷推動基層黨組織活動規范化、制度化。黨員干部志愿者與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工作小組不僅共同參與積分制相關工作,還結合支部黨日活動等形式,組織黨員干部、志愿者與考評組一同入戶參與、引導村民整治,同時這支志愿者隊伍還兼顧政策宣講隊、疫情防控服務隊等作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廣大黨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現在走進長柄村,映入眼簾的是干凈整潔的街道和錯落有致的房屋,道路兩旁的綠植與美觀的青磚黛瓦相映成趣。這幅生機、靈動的鄉村振興畫卷,讓村里保潔員陳大姐感觸頗深。“過去做清潔,一天好幾趟,現在一天一次,地上很少有垃圾,村民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不亂丟垃圾。”
積分賦能 激活村民自治內生動力
長柄村多措并舉強化積分結果運用,賦予積分制生命力,將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與鄉風文明建設等內容有機整合到村規民約中,把積分制融入到了村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積分制在為村莊“一鍵美顏”的同時,“積分兌換超市”正向激勵引導村民從“要我整治”轉變為“我要整治”,激發了大家共建共治共享美麗家園的主人翁意識,并讓長柄村獲評“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福建省第二批高級版“綠盈鄉村”等榮譽。
“自從積分制后,大家積極報名參加村里志愿活動,房前屋后變得更整潔了,村里風氣變得更好了,爭做公益的人更多了……”村民黃先生對黨建引領下的積分制治理新模式豎起大拇指。
在推行積分制工作的同時,長柄村還結合自身優勢與發展需求,把握村民“愛面子”心理,掛出“紅黑榜”。“大家相互熟悉,貼了黑榜,臉上肯定掛不住。”長柄村委會副主任歐鋒笑著說,“常常是今天上了黑榜,明天就趕緊搞好衛生,來村里說一聲,把黑榜撤下去。”
提升人居環境離不開村容村貌整治,與此同時,提升人居環境需要“內外兼修”。長柄村把人居環境整治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相結合,大力弘揚文明鄉風,制定完善村規民約,破除陋習,推進移風易俗,通過星級文明戶評選,樹立典型,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引導群眾養成良好的生產生活習慣,以環境美潛移默化心靈美、行動美。
“下雨天排水溝堵了,有村民主動疏通;村道旁的垃圾雜草,大家爭相清理;鄰里之間的糾紛不見了,相處和氣多了……”歐鋒表示,以前,部分村民的一些陳規陋習很難更正,影響了群眾生活的幸福感。如今,村民們攢積分、比積分、亮積分,積極參與到鄉村治理行動中,帶來了鄉風文明、和諧宜居的美麗鄉村新風貌。
(馬尾區委文明辦 海峽時報記者 鄭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