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三明市各文明實踐陣地結合當地實際,不斷創新形式,以接地氣的語言、講故事的方式,零距離、面對面進行宣講,讓老百姓“聽得懂、聽得進、喜歡聽”。還通過文藝展演、非遺文化、相聲快板、擂茶、木偶戲等多樣化文明實踐微宣講的形式,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里走,將黨的聲音傳播到千家萬戶。(文明風11月21日訊)
要讓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深入群眾,成為群眾銳意進取、團結奮進的行動指南,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既要聚焦群眾舞臺,又要用好群眾聲音,不斷創新形式,以接地氣的語言、講故事的方式,零距離、面對面地進行宣講,讓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的舞臺上開花結碩果。
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點作為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陣地。地方的文化能人、文藝骨干、基層理論宣講員,都要積極爭當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人。將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攻克的許多難題,辦成的許多大事要事,經受住的各種風險挑戰,結合黨的二十大精神,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出現在田間地頭,出現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點,出現在工廠車間,才能讓黨的二十大精神走進村民的心里,激勵村民堅定不移跟黨走,在鄉村振興的廣闊天地里大干快上。
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點開花。既能幫助廣大村民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深刻內涵,更能激發村民奮進新時代的強大動力。地方文化名人、文藝骨干、基層宣講員,除了要將十年來鄉村的變化和村民的幸福生活,以文藝的形式進行宣傳演出,更應該將黨的二十大精神編成朗朗上口的快板、情景劇、山歌來創新宣講方式,不斷豐富宣講內容;通過說唱、詩歌、感言等多樣化文明實踐+微宣講的形式,在工地課堂、車間課堂、船頭課堂、校園課堂等,更好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在基層開花結果。
文明實踐架橋梁,傳遞“黨的聲音”。營造良好的宣講氛圍,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在祖國各地開花結果,更要用接地氣方式進行宣講,用群眾喜歡的文藝節目,用年輕人喜歡的“線上”“云上”宣傳等進行多元宣傳,更好掀起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讓老百姓“聽得懂、聽得進、喜歡聽”,激勵黨群一心,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鄉村振興、為全面建設中國式現代化汲取團結奮斗的“心力量”。(倉山區委文明辦 蒼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