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晚,2022年海滄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嘉年華活動在阿羅海城市廣場拉開帷幕,通過沉浸式、互動式、多空間、全群體的豐富活動形式,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激勵更多市民參與到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為建設高素質(zhì)高顏值國際一流灣區(qū)提供精神動力,為刷新文明城市新高度貢獻持久動能。(12月12日文明風)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統(tǒng)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chuàng)建,推進城鄉(xiāng)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fā)展,在全社會弘揚勞動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創(chuàng)造精神、勤儉節(jié)約精神,培育時代新風新貌。要激勵更多市民參與到新時代文明實踐當中來,就要通過整合多方資源,讓文明實踐中心在建好的基礎上,通過線上、線下、云上等各種渠道、形式,形成同頻共振的良性互動局面。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需要打造“強磁場”。各地要根據(jù)文明實踐活動需要和基層群眾需求,依托市民文化中心,整合了圖書館、文化館等公共服務資源,優(yōu)化配置,建設集理論宣講、市民教育、文化活動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這樣,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就能多點開花,群眾想學有地方,理論宣講有磁場。比如福建廈門滄海區(qū)的每個街道,都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構建起了部門聯(lián)動、陣地共享、互促共融的文明實踐矩陣“強磁場”。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激勵更多市民參與到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更要拓展“新陣地”。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創(chuàng)造性地將“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應用到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中,聚合各部門、各類服務功能,建設“百姓身邊的文明實踐中心”。運用虛擬現(xiàn)實技術,采用3D建模形式,融合實體陣地和虛擬陣地,建設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云平臺,為群眾提供一個24小時開放在線的、互動互融互通互享的云空間,這樣黨的二十大精神,才能更多到達群眾心里,激勵群眾成為精神文明實踐的主人。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刷新文明城市新高度貢獻持久動能,需要點亮“滿天星”。相關文明實踐單位,既要 統(tǒng)籌線下線上等各種文明實踐資源,將各種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的資料圖片,成為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各類活動中的火種,成為各級志愿者開展服務的重要引領,成為與群眾分享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的重要平臺,這樣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才能活色生香,不斷提高文明實踐的理論指導,激勵群眾持續(xù)參與的熱情。為建設高素質(zhì)的城市提供精神動力,為刷新文明城市新高度貢獻持久動能。(福州文明網(wǎng) 李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