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居民,今天書香佳苑志愿服務隊正式成立了……”日前,福鼎市桐山街道書香佳苑小區紅色驛站里掌聲雷動,一支由小區業主代表組成的志愿者服務隊正式成立。
“現在,小區還存在私拉電線問題,志愿者要配合物業多做工作。”“創城是大好事,我們要加大宣傳,讓大家一起動起來”……驛站里,首批“上崗”的小區志愿者就社區綜合環境治理、創城宣傳等工作積極建言獻策。
書香佳苑志愿服務隊的成立是黨的二十大精神在社區“開花結果”的生動縮影。“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這說到了社區工作者的心坎上。”桐山街道小路社區黨委書記江艷如說。
據了解,建于2016年的書香佳苑小區是個名副其實的“移民”小區,居民大多由外鄉鎮遷入,前些年,小區業主普遍缺乏歸屬感和認同感。針對小區實際情況,小路社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在小區全面推行近鄰黨建,依托業委會辦公區打造集“學習交流、便民服務、文體活動、矛盾調解”等功能于一體的“紅色驛站”,通過發揮書記工作室、書香議事堂、“三和”調解室、紅色書吧等服務功能,融洽鄰里關系、引導居民合力解決小區矛盾糾紛。
近年來,小路社區黨委緊緊圍繞“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思路,積極探索社區基層治理新模式,在原有近鄰黨建和紅色驛站基礎上,引導小區成立居民志愿服務隊,積極創新服務載體,激發居民參與社區共治的潛力,著力構建由社區黨組織統一領導,區域統籌、條塊協同、上下聯動的社區治理工作新格局。
“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我們將充分發動居民志愿服務隊圍繞小區管理重難點和群眾實際需要,開展治理類、關愛類、文體活動類等志愿服務活動,積極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新型社區。”江艷如說。
一股股志愿力量,激發了社區治理新活力,也點燃了社區群眾參與創城的激情。一個個樓棟長、黨員干部、物業人員穿上“紅馬甲”,身體力行帶動身邊居民群眾踐行文明新風;一支支居民志愿服務隊紛紛走出小區,走上街頭,積極開展清潔城市、文明宣傳等志愿活動,為社區創城注入強勁動力。
如今,放眼小路社區,大街小巷干凈整潔、老舊墻體穿上“新衣”、木屋毗鄰區裝上“智慧消防”,社區顏值越來越高,居民幸福指數也不斷提升,一個和諧、美麗的新型社區呼之欲出。江艷如表示,下一步,要進一步發揮社區黨組織在基層治理、文明創建中的引領凝聚作用,倡導社區居民爭做“主人翁”,積極投身社區治理中,共同創造新時代幸福美好生活。(閩東日報記者 郭曉紅 通訊員 夏巖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