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格化治理其理念是整合社區人、地、房、物、事、情、組織等信息,統籌社會治理、社區服務和商業服務等資源,實現新型、智慧的社區治理和社區服務創新模式。綜治平安也是城市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平安城市建設必須持續做好網格化工作,推動網格服務管理專業化、精細化、便民化,讓小網格撬動基層大治理。
推行網格治理新模式,提升平安基層治理實效。探索“小網格”“大平臺”模式,群眾無小事,網格員通過“綜治+”社區治理平臺,以“互聯網+”“社區+”為引擎,利用社區智慧管理和服務體系,更深入具體地了解社區基層居民的具體需求、社區狀況,第一時間將問題一鍵上報流轉,部門在規定時間內解決;探索“小社區”“大黨建”模式。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大力推行社區“黨建引領、夯基惠民”工作,通過“支部建在網格上、黨員融在網格里”兩大路徑,推動基層黨建和社會治理“兩網”融合;探索“小單元”“大治理”模式。堅持“大整合、大聯動、大治理”理念,科學系統整合基層治理服務力量,提升網格化管理和服務的廣泛性、科學性。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探索建立居委會、業委會、社會組織、共建單位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一核多元”的基層治理體系。
推進網格治理高水平,增強管理建設能力。強化社區(村)網格化服務管理建設工作,以網格化為手段、運用大數據,扎實推進“黨建引領、夯基惠民”工程,探索重心下沉、建強末梢的路徑,細化最小單元,落實最后責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一方面要定期不定期開展網格員專題培訓,對網格員監管知識和業務技能進行再提升,切實提高專職網格員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為便利網格員現場走訪采集,應當配備相應的設備,用于采集各類基礎信息并實時上傳至平臺中心,保證信息快速準確對接。
推動網格治理多元化,優化便民服務水平。打造網格安保服務,增強群眾安全感。建立“隱患排查網格化、重點管控網格化、監督管理網格化、群防群治網格化”的“格安保”工作機制,以群防群治為力量補充的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探索網格便民服務,增強群眾獲得感。積極拓展網格特色服務,授權基層網格員在入戶走訪時利用手機“惠民寶”App和社會治理網格化信息平臺為孤寡老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開展醫保代繳、養老保險代認證、網絡購物買藥點餐等各類便民服務,打造老百姓家門口的便民流動受理窗口;注重多樣性服務,增強群眾滿足感。網格辦可以會同人社、民政、殘聯等部門,開展失業人員信息采集及就業介紹、留守兒童關愛保護、殘疾人輔助器具申領等關愛工作,根據群眾所急所需所盼,充分發揮網格治理的重要作用。(莆田文明網 張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