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高山上的閱讀”項目走進蓮花鎮白交祠村舉辦趣味運動會,吸引50多名孩子參與。(同安區好宜升志愿服務隊供圖)
“高山上的閱讀”項目志愿者陪伴高山孩子養成良好閱讀習慣。(同安區好宜升志愿服務隊供圖)
文明風12月8日訊 日前,第六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獲獎項目名單公示,同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項目“高山上的閱讀”獲評銅獎。這是該項目自2018年開設以來,第一次獲得全國性獎項。
把閱讀送上高山,把溫暖留在心間。同安區好宜升志愿服務隊所開展的“高山上的閱讀”項目是探索精準幫扶農村兒童的新實踐,摸索出“主題課程+陪伴閱讀”的經驗,為高山孩子量身定制志愿服務內容——在閱讀陪伴之余,組織孩子開展徒步遠足、趣味游戲、篝火晚會、集體慶生和植樹造林等活動。
一趟翻越千米的愛心登高
往返車輛里程數達12418公里,相當于廈門往返北京3次
2017年底,同安區志愿者劉永伙為蓮花鎮小坪村一名一年級女生送去助學金。他注意到,這個女孩坐在板凳上一頁一頁翻著書,似乎看不明白。
同行的志愿者見狀,便坐下來,為孩子講起繪本故事。這一幕,留在劉永伙心里,他說:“高山上的留守兒童太缺乏陪伴了,如果我能組織一批志愿者,引進城市的資源,不知道孩子們該多開心。”
在同安區委文明辦的支持下,“高山上的閱讀”項目應運而生。2018年10月,首批志愿者上山開展閱讀公益行動。許多志愿者早上不到6點就起床,乘車到同安城南,再轉車到蓮花鎮白交祠村、軍營村,路上時間近3個小時。
從海拔幾十米攀升到海拔近千米的高山,不少志愿者頭暈、嘔吐,作為項目負責人的劉永伙笑著說,“不是山路十八彎,是兩百多彎”。在這種條件下,該項目除開特殊情況,保持著每周一次的上山頻率。
5年來,志愿者們的足跡從蓮花鎮出發,走向汀溪鎮、五顯鎮和新民街道等,覆蓋8個以上村莊。通過192場形式多樣的活動,服務山村學生4582人次,服務家長243人次,參與公益講師達126人次,參與服務的志愿者達994人次,志愿服務時數達12538小時。經過統計,往返車輛里程數累計達到12418公里,相當于廈門往返北京3次。
一場沒有終點的愛心接力
圍繞“扶志+扶智”,建立“1+2”陪伴共讀機制
兩人三足、套袋賽跑、背靠背夾氣球……日前,“高山上的閱讀”項目走進白交祠村舉辦趣味運動會,大受歡迎,足足吸引50多名孩子自發參與。本周日,該項目將走進蓮花鎮澳溪村開展孝親敬老感恩教育活動,并不采取授課講座的傳統方式,而是引導孩子們與老人們進行互動,比如做賀卡、送圍巾、捶背聊天等。
“福建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很多高山孩子需要志愿服務,當然就更需要易復制、易推廣、易操作的項目服務模式。”劉永伙說,他們不唯純學習、不唯純娛樂、不唯純講座,而是寓教于樂,全面培育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當前,項目建立“1+2”陪伴共讀機制,即1名志愿者與2名鄉村孩子結對,幫助孩子養成良好閱讀習慣,并改善自信心不足、升學適應困難等問題。在此基礎上,圍繞“扶志+扶智”——從愛國教育、誠信教育、傳統美德和勞動教育等四大方面抓好孩子品格和習慣,從科技啟蒙、全腦教育、美育培養、手工制作、拓展訓練、夏令營和冬令營等七大方面補齊短板,打造出內容多元、形式多元、體驗多元的專屬課程。
“志愿服務不是一次解決問題的,高山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學習需求是持續的。”劉永伙說,“高山上的閱讀”項目開啟了一場沒有終點的愛心接力。(同安區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