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花嫂”們配樂表演“藝心永向黨”浦城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浦城剪紙,如今剪出了我們祖國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美好生活,感謝‘剪花嫂’們的精彩演繹……”11月25日,浦城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福小宣·‘浦’新篇”新時代微宣講活動走進非遺傳承志愿服務培訓基地剪花嫂剪紙坊。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福小宣·‘浦’新篇”新時代微宣講活動走進非遺傳承志愿服務培訓基地剪花嫂剪紙坊 浦城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宣講員言語從容舒緩,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與振奮人心的發展故事娓娓道來;“剪花嫂”們配樂表演“藝心永向黨”,紅紙絮碎姍姍而下,充分展示了浦城剪紙的獨特魅力;國家非遺項目浦城剪紙省級非遺傳承人周冬梅講述了《喜慶二十大》剪紙作品創作初衷,現場觀眾在欣賞作品之余,也紛紛拿起紅紙與剪刀,體驗非遺文化的魅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周冬梅表示,剪紙藝人們剪制了《喜慶二十大》《藝心永向黨》等系列剪紙作品,以非遺藝術形式謳歌新時代,展現新風貌。今后她們將繼續創作出更多反映新時代、新風貌的剪紙作品,并為群眾提供更多的剪紙工藝培訓,為推動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周冬梅講述《喜慶二十大》剪紙作品創作初衷 浦城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豐富多彩的形式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連日來,浦城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將“福小宣·‘浦’新篇”微宣講活動與浦城剪紙、提線木偶等非遺文化相結合,通過“文藝+宣講”“文藝+展演”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老百姓既“聽到”又“聽懂”,通過文藝力量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鮮”起來、“活”起來,讓黨的政策更接地氣、更入人心。(浦城縣委文明辦 浦城縣融媒體中心 林薇 柳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