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虹社區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掀起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廈門日報記者 楊啟翔 攝)
11月22日下午,記者來到海滄區嵩嶼街道海虹社區,遠遠地就聽見悅耳的歌聲。走近一看,海虹社區老年合唱團的老人們個個精神抖擻,身穿演出禮服,激情唱響《十送紅軍》《映山紅》等一首首耳熟能詳的紅歌。
海虹社區老年合唱團團長、老黨員鄒忠普激動地告訴記者:“這幾天,我正在創作新曲子,要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歌詞里,用文藝作品的形式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入腦入心?!?/p>
文藝,只是海虹社區積極開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主題活動的一個縮影。在海虹社區的另一隅,社區黨委書記徐學軍正帶領社區黨員群眾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結合社區實際,為大家解讀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加強基層治理的相關內容。
臺下,老黨員陳金秀聽得認真、記得仔細?!拔覄倓偨Y束志愿服務,就直接來聽黨課了。”陳金秀說,老黨員要發揮余熱,就要與時俱進,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才能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日常志愿服務中,更好地參與社區治理。
徐學軍介紹,一個多月來,海虹社區通過小組學習、集中探討等多種形式,讓大家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學深學透。同時,充分運用海滄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各類宣傳陣地,通過各種生動活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掀起學習熱潮。
當前,海虹社區全體工作人員正在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創先爭優、走在前列的干事創業精氣神,投身社區治理的方方面面。
走進旭日海灣小區,過道堆雜的情況消失了,小區環境整潔干凈?!靶袢蘸承^是開放式的老舊小區,店面和住宅相互交錯、道路四通八達,管理難度大?!焙:缟鐓^黨委委員陳慧珊說,通過探索近鄰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模式,我們打造了“一核多元、一貫到底”的小區治理模式,社區、業委會、物業、居民等多方共同發力,共治共管,旭日海灣的居住環境越來越好。
如今,為了進一步發動全民參與文明創建,海虹社區還舉辦了“創城問題早發現”——文明隨手拍活動,對于群眾隨手拍到的不文明現象,海虹社區逐一回復跟進,確保問題高效解決,全方位提升社區品質。
【基層聲音】
海虹社區黨委書記徐學軍:作為一名基層社區書記,我將以身作則,團結帶領社區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做深做實近鄰黨建,做好社區疫情防控、文明創建、老舊小區改造等各項工作,通過系牢黨群紐帶,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記者手記】
“住在海虹很幸?!?/strong>
“無論你來自哪里,來了就是一家人。”在采訪中,家住海虹社區的“新廈門人”陳金秀一個勁夸海滄。她說,海滄有風光旖旎的海岸線,也有如大海般寬闊的胸懷,在這里,生活福利大家一起享,改造點子大家一起出,清潔家園大家一起干,生活在這有滿滿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海虹社區成立于2008年,有別于傳統農村的“熟人社會”,海虹社區的居民既有本地的拆遷安置居民,也有來自五湖四海的“新廈門人”,是個典型的多元群居城市社區。
為了加速“新老廈門人”融合,海虹社區全面深化近鄰黨建,堅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聯合共建單位、黨員群眾,探索構建起“新的熟人社區”,誕生了全市首個社區居民大學,社區也獲得全國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示范社區等榮譽。如今,“住在海虹很幸?!?,正成為越來越多海虹居民的共同心聲。(廈門日報記者 林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