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鷺島文明直通車 創全國文明典范城”文明直通車開進同安區五顯鎮垵爐村,精彩節目輪番上演。(陳嘉新 攝)
在現場,警方發放文明交通宣傳單。(陳嘉新 攝)
在現場,各職能部門人員和志愿者深入群眾開展文明宣傳活動。(陳嘉新 攝)
在家門口欣賞精彩表演、參與文明創建知識搶答互動、文明市集……21日,“乘鷺島文明直通車 創全國文明典范城”文明直通車開進同安區五顯鎮垵爐村。現場以市民喜聞樂見的方式講述文明創建故事,讓廣大群眾自覺參與到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活動中來。
當天下午4點,垵爐村戲臺熱鬧非凡。同安金秋藝術團獻上京劇舞蹈《中國脊梁》,氣勢雄渾、充滿中華文化自信的節目吸引附近村民紛紛趕到現場觀看。熱情如火的歌聲,充滿力量與激情的舞蹈,展現了同安志愿者良好的精神風貌。
隨后,獨唱《向往》、現代舞蹈《卡路里》、布袋木偶戲《多彩閩南》、閩南歌《成功的條件》等精彩節目輪番上演,同安區的文藝骨干們獻上精彩表演,唱出美好心聲、暢談身邊變化,贏得了村民的情感共鳴。
“五顯鎮垵爐村連續幾屆獲評‘全國文明村’?”“這幾年垵爐村的移風易俗頗有成效,特色做法是什么?”根據垵爐村實際情況進行的有獎知識問答環節,激發了村民們的參與熱情。
垵爐村是全國文明村的典范,地處同安區東北部,緊鄰同翔高新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在黨建引領下,垵爐村成為一個社會穩定、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的小康村、文明村、模范村、精品村,曾連續四屆獲評“全國文明村”。此次“文明直通車”第四場開進垵爐村,將提高同安區居民對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知曉率、支持率、參與率和滿意率,營造了創建工作的良好氛圍,動員更多力量深入基層一線,推動形成全區上下共建合力。
本次活動由廈門市委文明辦、同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同安區委宣傳部、廈門日報社主辦,同安區委文明辦、廈門晚報社、同安區融媒體中心承辦,五顯鎮黨委、政府等單位協辦。
垵爐村:村民共建 攜手打造美麗家園
走在垵爐村的村路上,家家戶戶都是風景。農戶的庭院,竹籬笆潔凈平整,瓜果架爬滿綠意,農具碼放整齊不落土,汽車停放有序不擋路……在各家各戶打造美麗庭院的基礎上,96戶村民主動出地106塊3000多平方米用于房前屋后綠化和道路建設,并因地制宜種植蔬菜、水果、花卉等。
從每家每戶的“小美”,到全村上下的“大美”——垵爐村的文明之美,源自村民共建。今年以來,由村兩委和黨員引導開展“村莊綠地、黨員認領”行動,帶動數十戶村民為工程施工提供用水用電便利,69 戶群眾參與花圃花壇的認管認養。同時,長期優化并維護好村內生態游覽動線,擦亮文明招牌——管理改良沿線美麗庭院,持續修整村內道路、健康步道,常態提升現代農業園機耕道、環村游覽路線,有效整治村中池塘水質……
“在開展常態化文明創建工作過程中,垵爐村充分挖掘黨員、群眾的力量。”垵爐村黨支部書記顏總志介紹,2017年以來,垵爐村成立志愿者行動指導中心、黨員志愿者和村民志愿者等11支志愿者服務隊伍,活躍在村里各個角落亮身份、做實事,單單清潔家園每年至少組織開展30次。
如今的垵爐村,共治共享理念逐漸深入人心。通過設立“積分超市”實現付出有記錄、成效看得到、貢獻更積極,鼓勵村民在社會治安、公益美德、村組建設、家庭建設四方面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并且,實行黨員聯系鄉賢及群眾制度,每名村兩委成員對接1名鄉賢和3至5戶群眾,發動村民群眾、黨員代表、企事業單位及商家從自身開始,主動參與環境衛生整治、房前屋后綠化美化,不斷鞏固舊村改造、新村建設成效。
五顯鎮:長效機制 持續鞏固文明成果
文明村莊立標桿,全鎮看齊學榜樣。“擦亮垵爐村的‘全國文明村’牌匾,成為五顯鎮持續提升文明創建質量的有效手段。”同安區五顯鎮黨委宣傳委員郭建波表示,垵爐村已是同安區深化文明創建、引導居民共建共享的縮影和典范,號召全鎮各村居對標垵爐村。同時,建立健全常態長效相關機制,推動全鎮各相關部門、各村居積極行動,不斷催生文明碩果。
環境整治不停歇,文明實踐更深入。自村居環境整治工作以來,“三支隊伍”等志愿力量流動在村頭村尾進行整改,五顯鎮成立環境整治專班,每日下村督導巡查。同時,扎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志愿服務常態化開展,理論宣講、文藝演出等志愿服務不斷融入群眾生活,讓文明之風吹遍整個五顯。
在此基礎上,通過“罰”“評”“督”三大機制,五顯鎮高標準、嚴要求、常態化抓實抓好文明創建工作。當前,五顯鎮不定時組織創建辦、市政組、五顯派出所、城管、城建公司等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多次到鎮重點區域,壓實區域商家“門前三包”主體責任,嚴查違規占道經營、亂擺亂放、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針對各部門分管領域,則進行常態化督導巡查,提交巡查反饋由各相關部門落實整改,形成“齊抓共管”的創建機制。
“建立常態化創建機制,進一步營造比學趕超氛圍,爭做文明創建排頭兵。”郭建波表示,五顯鎮將持續深入轄區、村居重點區域開展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行動,全力以赴抓實抓細各項常態化創建工作。(廈門日報 盧漳華 林健華 蘇軒 楊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