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1月22日訊 近年來,將樂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努力探索創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載體和平臺,以“創十星評十戶”、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文明鄉風聯系點等為抓手,整合文化惠民活動資源,有效發揮“一約四會”作用,推進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全面推行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的鄉村治理模式,切實提高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實現鄉風民風美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文化生活美起來。
將樂縣通過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走基層送文化下鄉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將樂南詞說唱
拓展文明實踐陣地,為鄉村振興“鑄魂”
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
一是構建宣傳矩陣。盤活用好黨群服務中心、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農家書屋、文化主題公園、紅色教育基地等陣地資源,創新“擂茶+宣講”“住村+宣講”“百姓+宣講”“直播+宣講”四種模式,通過“田間會”“地頭會”“庭院會”等方式,在鄉村深入開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等系列宣講活動650場,用俗話白話說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鄉間俚語講清黨的路線方針和強農惠農富農政策。
二是注重成風化俗。深入挖掘中華農耕文明新的時代內涵,扎實開展農民豐收節、跑馬將軍廟會、板凳游龍燈、忠靖公廟會、物資交流會等接地氣、聚人氣、有感召力的鄉土文化活動,創作南詞說唱、村規民約歌、“半臺戲”、木偶戲、快板等符合農村特點、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文化作品,潛移默化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農村,孕育農村社會新風尚。
三是推進文化惠民。把全縣156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成為凝聚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前沿哨所,充分發揮“綠海紅星”文藝輕騎兵、食鬧樂隊、南詞說唱藝術研究會等特色志愿服務隊的作用,為農村群眾送上文化大餐。推出“百姓小喇叭”“文化大篷車”等志愿服務,隨時隨地宣傳理論政策,在農村集市、節會等節慶日開展文藝演出、扶貧濟困、電影播放等活動,使文明實踐全域鋪開。
將樂縣南口鎮舉辦“最美婆媳”評選活動
制定創星評戶公式,為鄉村治理“破題”
“創十星評十戶”活動把家庭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切入口,破解了產業發展、移風易俗、征地拆遷等鄉村治理難題。
一是激發內生動力。設置“移風易俗”“遵紀守法”“社會道德”“團結和睦”“孝行廉風”等十星創建標準,涵蓋村民生產生活,激活家庭這個最小社會“細胞”,讓“創星爭星”過程成為激發農村群眾自我革新的生動實踐。2021年,全縣村創評率達96%、文明村鎮占比達70%,創評活動中涌現出一批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
二是發揮主體作用。將“創十星評十戶”與“六無村”“最美庭院”等活動緊密結合,充分調動村民主動參與建設新農村的積極性,引導村民做好人居環境整治建后管養。成立星級文明戶調解隊,采取星級文明戶與拆遷戶掛包的方式,有的放矢做好群眾思想工作,村里許多遺留問題得以解決,各種矛盾有效調解,實現政府治理、社會調解、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近年來,各鄉鎮矛盾糾紛存量化解將盡、增量不斷下降,先后榮獲“創建無邪教示范縣”“全國信訪三無縣”等榮譽稱號。
三是堅持以點帶面。以深化“創十星評十戶”活動為載體,抓好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好婆媳等各類文明創建,樹立鄉風文明先進典型,讓身邊榜樣成為村民們的學習標桿。定期開展“鄉賢故事我來講”“好人故事我來談”“家中故事我來說”等群眾性道德講堂活動,通過“講”“談”“說”先進典型事跡,凝聚正能量,讓村民在“比、學、趕、超”中,構建起鄉村文明德治的根基。
將樂縣高唐鎮常口村把移風易俗等鄉風文明內容寫入村規民約
突出破舊立新主題,為鄉村改革“立意”
發揮群眾性組織“接地氣”的優勢,持續推進天價彩禮、大操大辦、薄養厚葬等不良風氣治理。
一是打造道德高地。充分發揮老年協會、宗親聯誼會等群眾性自治組織的作用,推廣“紅事新辦六提倡六反對”“白事簡辦八建議八提倡”,廣泛開展鄉風村風評議,設立移風易俗“紅黑榜”,對積極參與移風易俗的家庭進行紅榜公示并評優評先,對違反村規民約特別是聚眾賭博、厚葬薄養的家庭進行批評教育,破除陳規陋習,倡樹文明新風尚。
二是加強民主法治。成立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和禁毒禁賭會,常態開展監督檢查、互評互議、激勵懲戒等,形成系統化自我約束機制。推選德高望重、熱心村里公益事業、作風正派、群眾認可的“五老”人員參與“四會”治理,充分發揮他們的帶頭作用,引導村民遵守社會公序良俗,抓住“關鍵少數”,帶動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壞人壞事有人抓、新風正氣傳得開、陳規陋習必須改”的生動局面。
三是完善德治建設。將民主法治精神與傳統道德力量有機融合,發揮村規民約在鄉村治理的“小憲法”作用,把厚養薄葬、抵制“帶彩打牌”、紅白喜事不奢辦等寫入村規民約。由紅白理事會牽頭主持制定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的具體辦法和流程,婚事提前介入、白事第一時間上門,主動擔當“服務員”“記賬員”,讓農村家庭卸下“人情包袱”,有效遏制炫富攀比、鋪張浪費等歪風陋習。(將樂縣委文明辦 吳家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