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屏南縣甘棠鄉小梨洋村引企入村、引才興村,發展鄉村旅游,原來的窮鄉僻壤變成了游人如織的美麗鄉村。先后獲評福建省水利風景區、福建省傳統村落、福建最美休閑鄉村、國家AAA級景區、國家森林鄉村、福建省高級版“綠盈鄉村”。2021年,小梨洋村農民人均收入達1.8萬元,村財收入達20.64萬元。
小梨洋村的美麗蛻變,要從一位村支書說起,他就是甘乾居。
甘乾居是小梨洋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自任職以來,甘乾居帶領村兩委班子全身心投入到脫貧攻堅事業中,緊盯脫貧目標不放松。為解決部分幫扶戶“等靠要”思想,增強他們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甘乾居每次入戶走訪都耐心地給扶貧戶宣傳黨的政策,灌輸“扶貧不養懶漢、扶貧不是光發錢”的理念。同時,他大膽決策,大力扶持和引領致富能手,通過在政策、資金、產業上的幫扶,輻射帶動周邊扶貧對象脫貧致富。
在他的帶領下,全村5戶貧困戶與黨員形成“一對一”幫扶計劃,多次邀請省農科院專家入村指導,為貧困戶發展農業保駕護航。同時,幫助貧困戶與小梨洋景區旅游公司牽線結對,增加用工數量。
為充分發揮家庭醫生作為居民健康“守門人”的作用,落實健康扶貧政策,甘乾居積極幫助貧困戶與甘棠衛生院醫生簽約,協調甘棠衛生院免費為貧困戶提供健康體檢、健康教育、用藥指導等服務,為貧困戶撐起“健康保護傘”。
在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同時,甘乾居帶領村兩委成員一起干事創業,把產業發展作為群眾脫貧致富的核心。
2017年以來,他先后組織村兩委成員外出考察學習7次,結合村情實際,先后成立家庭農場1家、產業合作社2家,引進企業4家,以“合作社+貧困戶”和“公司+基地+黨支部+貧困戶”等模式,捆綁帶動貧困戶獲得分紅薪金、務工傭金等收益。2019年,甘乾居組織全村30余名婦女成立巾幗合作社,合作社流轉婦女家庭土地30畝,用于種植李子樹和獼猴桃。合作社采用股份制形式,村民通過投資、以工代勞的方式入股,讓村民最大限度地分享經營利潤,有效增強了村民致富的信心。另外,他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扶貧資金,累計獲得扶貧幫扶資金200多萬元,用于提升村基礎設施和發展產業,增加村財收入。
如今,在甘乾居的帶領下,小梨洋村道路變寬了,河道干凈了,環境變美了,產業興旺了,村民的錢袋也鼓了。小梨洋村成為一個依山有休閑山莊、臨水有兒童樂園、沿路有現代農業、進村有民俗文化的魅力村莊。(閩東日報記者 張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