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在將樂縣石富村生活了62年的鄧清來說,把家門口打掃干凈還能有獎品領,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新鮮事。今年,將樂縣安仁鄉石富村推出“積分制”,把門前三包、鄰里和睦、節儉養德等移風易俗項目納入“積分制”考核,根據考核進行評分并發放積分卡,村民可以憑借積分卡兌換生活用品。
在石富村積分兌換點,一排排肥皂、牙膏、洗衣粉等生活用品一應俱全。50積分能兌換一袋洗衣粉、牙膏70積分……一旁的細則將兌換清單一一羅列。“兌換非常方便,每個月發了積分卡我就會來換點生活用品。”鄧清說。
“積分制”是石富村推進移風易俗的又一嘗試。村里邀請村“兩委”干部、黨員、德高望重的老人等加入評委會,每個月由積分評委會評定。根據積分實施細則,對村民一個月來的移風易俗行為進行考核評分。
在農村,結婚辦酒席是一件大事,往往要提前三天開始,到婚禮第二天結束,前后四五天大操大辦,更甚者邀請全村,往往要擺上幾十桌。村民朱義勇對此深有感觸,對他來說,糧食都是親手從地里種出來的,大量的鋪張浪費看著都心疼。如今,大家響應號召,婚事新辦、簡辦,舉辦紀念式婚禮、環保婚禮。上個月,朱義勇為兒子舉辦婚禮只邀請了親朋好友五六桌,每桌不超過500元。“單單辦酒席的錢就省了3萬多元,加上正值農忙時期,省了不少事。”朱義勇說,變化來之不易。石富村還通過向村民發放移風易俗“明白卡”、每月召開移風易俗會等形式,“見縫插針”地開展宣傳,推動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不辦的新風尚深入人心,陳規陋習逐漸破除。
逢年過節,喝酒打牌是村里最常見的娛樂活動,帶彩打牌不僅滋生貪欲,形成不勞而獲的習氣,鄰里之間的關系也因為輸贏變得微妙。為了豐富群眾的業余生活,石富村建起了康樂家園活動中心,設置閱覽室、乒乓球室、棋牌室等活動場所。隨著移風易俗的深入開展,如今,這里成了村里最熱鬧的地方。閑暇時,村民張秀招常來活動中心。“這里不僅活動設施齊全,活動也健康,打牌的人越來越少了。”張秀招感慨道。
推進移風易俗,重在建章立制。石富村將移風易俗寫入村規民約,提倡和鼓勵厚養薄葬、勤勞致富等優良行為,引導村民自覺抵制鋪張浪費、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移風易俗表面上改的是舊的風俗習慣,實際上是改變落后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石富村黨支部書記鄧玉龍說,“有了村規民約和紅白理事會的約束,村里濫辦酒席的現象少了,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已逐步深入人心,村里的風氣越來越好。”
現在的石富村,撲面而來的是清新的文明之風,隨著移風易俗工作的深入開展,文明新風勁吹,美麗的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將樂縣委報道組 黃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