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勇做公益渾身都是勁。(受訪者供圖)
文明風11月15日訊 “我們做公益,經常能感受到群眾的認可,感受到各級各部門對我們的關心指導和支持,我就覺得渾身都是勁,就能繼續堅持把公益做下去。”昨天,剛忙完一場公益活動的劉志勇感慨道。
劉志勇是同安區東山民俗文化志愿者協會會長。作為一名擁有六七千個服務時長的福建省五星級志愿者,他既要沖在前面作表率,也要坐鎮后方做管理。因為熱愛,他自我驅動,把大量時間、精力奉獻在公益事業上。他曾經榮登“福建好人榜”,今年被福建省委宣傳部授予“崗位學雷鋒標兵”稱號。
行程排滿 處處都有他做公益的身影
劉志勇從事志愿服務已有10年。在他的帶領下,東山民俗文化志愿者協會從7人發展壯大到如今的1400多人,累計開展公益活動1021場,服務總時長超過97萬小時。協會已經是福建省志愿服務5A社會組織、最佳志愿服務組織,并成為同安志愿服務組織的中堅力量和燙金名片。
劉志勇的行程排滿了公益活動。文明創建、文化服務、移風易俗、垃圾分類宣傳、愛心理發、日行一善、關愛老人青少年群體等各種公益志愿服務場景,都有他的身影。昨天上午,劉志勇剛參與組織“重溫革命歷史 激揚青春力量——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活動。活動通過參觀學習、觀影活動和有獎問答等互動,激勵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做時代新人。此次活動有130多名青少年參加。前幾天,他組織協會的黨員志愿者們一起集中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結束后,他們馬上行動,開展“潔凈家園,黨員在行動”活動,以實際行動助力文明典范城市創建。
打通“最后一公里” 把愛心和溫暖送到困難群眾手里
昨天,劉志勇告訴記者,他已經開始在籌備寫春聯、送春聯,送福進萬家活動。“我們每年春節都會為老百姓組織送春聯的活動,今年我們計劃要把春聯和‘福’字送進3萬戶人家。兔年春節再過沒多久就要到了,時間比較緊張,我們要提前開始策劃組織。”
除了送春聯,他們還會為困難群眾送去愛心慰問禮包。劉志勇介紹說,協會已對接了200多家愛心企業,這些愛心企業會捐贈衣物、食用油、牛奶、大米等愛心物資。協會就像愛心中轉站,收集了愛心物資后,他和志愿者們再負責打通“最后一公里”,將物資送到困難群眾的手里。(王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