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好路過,剛好看到。如果換一個人,肯定也會沖過去。”45歲的嵊州送奶工鄭待贖回想當時自己的舉動時說,盡管這樣做會耽擱送奶時間,讓遲收到牛奶的訂戶不滿意,但救火一分鐘都耽擱不得,“救人救火,比送奶更重要”。鄭待贖的善舉,不僅守護了一個家庭的完整,也為紹興這座大愛之城增添了溫度。前不久,她被紹興市政府授予見義勇為二等功。(11月11日《紹興日報》)
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面對火情,鄭待贖表現出了一種大愛的力量——聽到呼救,立即停車,找到消火栓,打開出水閥,端著10多斤重的水槍,對著起火點噴水……就在鄭待贖感到有點乏力時,路過的一位年輕男子也趕快過來幫忙。在兩人協作下,火勢得到控制。看到消防員趕來,兩人默默離開了。這樣的一幕,讓我們再次看到了凡人英雄的向善之舉。這種愛心善舉的背后,無不閃耀著不平凡的英雄氣質。
危難時刻顯身手的鄭待贖是失火家庭的救命恩人,是公眾眼中的救火英雄。但在鄭待贖看來,這是一件平常的事,她說:“我救火的時候,也有人幫忙。現在這個社會,畢竟好人多,大家都愛做好事。”據了解,鄭待贖家境一般,結婚后丈夫不幸遭遇車禍,治療和康復花光了積蓄。為還債,她做過紡織工,當過銷售員,什么苦都愿意吃。微笑和善意,是鄭待贖面對困難的武器。“你幫幫別人,別人幫幫你,社會就和諧了。就像我的孩子,也接受了別人的幫助,我們要把這種善意傳遞下去。”這也映襯出鄭待贖向上向善的可貴和可敬。
以紹興這座大愛之城為例,還有很多像鄭待贖一樣的英雄,他們中有七旬高齡勇救落水者的老英雄,有勇斗歹徒身負重傷的女英雄,也有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獻出寶貴生命的英烈……英雄并不遙遠,就在你我身邊。他們身上所煥發出的質樸又光彩奪目的人性之美,逆行而上、勇毅前行的英雄氣質,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感動,更有大愛的力量。
一個人的見義勇為,是人性之善;一群人的見義勇為,則是城市大愛的和美共鳴。匯涓流而成江海,積小善而成大愛。如果每個人都能存善念、獻愛心、行善舉,在別人遇到急難時搭把手、幫一回,在接受別人幫助后,把善意傳遞下去,就能匯聚成大愛暖流。“燦爛星空,誰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們給我最多感動。”《真心英雄》這首讓許多人為之動容的壯歌,唱出了一種永不消逝的英雄情結、英雄精神。其實,每個人都有英雄的潛質。我們身邊多一個凡人英雄,我們的生命就多一份安全與保障,社會就多一份和諧與美好。(泉州文明網 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