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教育廳規劃實施“江蘇高校服務老年教育倍增行動計劃”,認定并公布首批17個“江蘇高校銀齡學習中心”。據悉,省教育廳將進一步完善《高校銀齡學習中心管理細則》,有序推進“銀齡學習中心”建設,通過興建“銀齡學習中心”,解決“銀發需求”,激發“銀發活力”,最大限度為江蘇實現“健康老齡化”和“積極老齡化”打造高校服務陣地。(11月11日江蘇文明網)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备哔|量發展的新時代,老人同樣要有適應時代的高品質能力。最美不過夕陽紅,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老人渴望走進課堂,重新體驗學習的樂趣?!敖K高校服務老年教育倍增行動計劃”無疑為推進“健康老齡化”和“積極老齡化”拓展了渠道,增加了載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老人們參與終身學習的積極性不斷增強。各地老年大學成為了銀齡求知的重要場所。為了滿足老人學習的愿望,一些老年大學滿負荷運轉,一些文化志愿者、高校退休教師等主動去老年大學任教,即使在一些邊遠的鄉鎮街道,也舉辦了老年大學的分校,為老年人開設數碼攝影,開展電腦惠普,積極消融數字鴻溝,更好滿足老人們求知愿望。
更好推進“健康老齡化”和“積極老齡化”,“銀齡教育”尤需科學有序。對于老年教育,有些地方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沒有形成嚴密的科學體系,要讓老年教育更上一層樓,江蘇通過興建“銀齡學習中心”,解決“銀發需求”,充分體現了江蘇教育在當前推進“銀齡教育”上研制的健康積極舉措。有首期公布的17個試點高校先行先試,將為廣大老人接受學習提供了更為科學、嚴謹的教育體系,對“夕陽紅”增長才干、積極作為也將大有裨益。
“銀齡教育”要錦上添花,還需要多方努力。要將惠及廣大老年人的好事做好,“銀齡學習中心”建設需要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更要深入當地社區街道進行實地座談,在了解老人需求的基礎上積極籌備開設契合老人夕陽的特色課程。并要充分打造線上、線上的融合方式報名、選課、繳費、學習等功能為一體的智慧平臺,才能為服務老齡學員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更加適合老人的學習體系,讓銀齡有所教,有所學,有所成。
推進“銀齡學習中心”建設,需要在老人之需上科學有序,在教材教法上更加科學合理,在場所、學習形式等方面多重發力,才能激發“夕陽”活力,激發銀齡更好走進新時代,做更多“幸福頌”。(晉安區委文明辦 張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