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你看我這道題做得對嗎?”“你仔細檢查一下,看哪個步驟出錯了?”今天上午,在泉州市鯉城區臨江街道僑光片區“黨建+”鄰里中心內,來自鯉城區實驗小學的兩名黨員教師正認真輔導孩子們做作業。
據了解,為完善“黨建+”鄰里中心“幼有所育”服務功能,臨江街道黨工委、辦事處聯合鯉城區實驗小學開設“厝邊·近‘臨’學堂”(下文簡稱厝邊學堂)。“我們轄區電商企業及個體商戶較多,不少家長工作忙、孩子周末無人看管,所以便開設厝邊學堂,發動鯉城實小黨員教師利用周六上午時間免費為孩子輔導功課。”臨江街道辦事處主任黃立南介紹道。
兩位黨員教師耐心為孩子們答疑解惑。施遠圻 攝
黨員教師響應號召 幫孩子養好學習習慣
監督孩子做作業、幫忙答疑解惑、檢查作業完成情況……早上9點,在鯉城區實驗小學李奕嬪與侯瑾斌兩位黨員教師的監督下,臨江街道轄區內10名來自不同學校、不同年級的小學生認真做作業,學堂內不時傳來孩子的詢問聲與老師的解答聲。
家住幸福社區的鄭子琪同學僅用了一個小時便完成周末家庭作業,她覺得比起自己一人在家做作業,在厝邊學堂做作業的氛圍更好,老師也很親切,有不懂的問題老師會幫忙解答。在做語文作業時,她有個別字不懂得寫,老師不僅教她寫法,還耐心地告訴她這些字是什么意思。
“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所以在學校黨支部發出到厝邊學堂參與志愿服務的倡議時,作為黨員,我第一時間就報名參加。”李奕嬪長期在教學一線,她深知小學生年紀尚小,做作業時無人監督,容易造成“字跡潦草”“作業完成效率低”等情況,她希望能盡自己所能幫助更多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值得一提的是,鯉城區實驗小學74名黨員教師主動加入厝邊學堂志愿服務隊伍,學校將在每周六上午9:00—10:30安排2名黨員教師到厝邊學堂,義務輔導學生功課。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蔡曉芹表示,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從平時抓起,這項活動將作為學校黨員志愿服務活動持續開展,學校也將號召更多非黨員教師加入這支隊伍,為所在轄區有需要的孩子與家長提供服務。
黨員教師認真檢查學生作業完成情況。施遠圻 攝
資源互動開放 打造“一刻鐘”便民服務圈
有不少年輕的家長笑稱,因為有了厝邊學堂,他們家本周“母慈子孝”的畫面維持得更久了。因為孩子們原本需要花一天甚至一個周末才能完成的書面家庭作業,在厝邊學堂僅用一個多小時便完成了,他們下班回家后不用再催促孩子做作業。
“對于我們這些周末還要工作的家長而言,臨江街道與鯉城區實驗小學開設的厝邊學堂幫助我們解決心頭一大難題,孩子們作業有人監督,我們才能更安心地工作。”市民郭增輝告訴記者,他的兒子很喜歡厝邊學堂,不僅能幫助他提高做作業的效率,而且在老師的指導下,不懂的知識點也能及時消化。
郭增輝在幸福街經營一家鞋服類的電商企業,不少員工家中也有正在讀小學的孩子。他表示,下周會建議員工將適齡兒童送到厝邊學堂,讓他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黨員教師帶來的暖心服務。
接下去,臨江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還將繼續挖掘轄區內學校優質教育資源,不斷推進學校與社區資源互動開放。除了與鯉城區實驗小學持續做好作業輔導工作外,還將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既解決學生的全面發展需求,又免除家長的后顧之憂,打造優質高效的“一刻鐘”便民服務圈。(施遠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