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區構筑志愿服務高地,持續打造文明創建品牌。圖為推行“高山上的閱讀”,用愛心助力高山孩子成長。 (本版圖/受訪單位 提供)
文明風11月7日訊 如果文明是一朵花,必須精心培育,才能長久盛放,最終全面鋪開、花滿人間。在同安,這種處處留心、人人參與、時時推進的文明創建格局逐步建立起來,狠抓問題整改、補齊短板弱項、注重標本兼治,努力將千年銀城打造為文明沃土。
同安區緊扣“文明,讓同安更美好”總目標,堅持創建利民、創建為民、創建惠民,以“5+4”專項整治行動為抓手,積極發動市民群眾廣泛參與,持續深入開展文明創建工作,協力打造“同安美”文明創建品牌。
網格化管理+項目化推動
處處根植文明種子
同安是廈門面積最大的行政區,如何實現精細管理?同安區用726個網格,掃清文明創建盲點,構建起“區-鎮街-社區(村)-責任網格”四級網格組織體系,做到創建力量凝聚工作一線,創建工作打通最后一米。
網上有格、格中有點、點上有事、事上有人、人上有責——在這樣的創建格局下,量化工作任務到網格,壓實網格執法力量和工作力量到點位,通過深化“管理網格化+項目化推動”機制實現層層傳導責任。
“事情在網格內處理、問題在網格內解決、民意在網格內滿足,確保高質高效推動文明創建工作。”同安區委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此一來,充分發揮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優勢,推動社會服務管理重心下移,變被動應對為主動發現,能夠及時收集、處理群眾生活中的問題,切實為基層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網格聚焦一片區域的多項任務,項目分解一項任務的多個層面。今年來,同安區有序推動“5+4”專項整治行動,分項目、定標準、周調度,實現精細精準創建。例如,針對農貿市場周邊占道經營、亂擺攤等問題,實行城管執法彈性工作制,嚴抓嚴管;針對老城區、環東海域新城等區域交通易擁堵問題,每天早、晚高峰部署警力在相關交通路口站崗執勤,安排警力對易堵路段實行打卡制巡查執法。
特別是抓好“城中村”的改造提升,制定15項規范標準,深化文明氛圍營造。從公益廣告設置、市民文明素養、市容環境及衛生保潔、基礎設施維護等方面對3批36個城中村試點村的整治提升工作進行指導與考評,列出問題清單、督促整改落實。目前,下發3289個問題,整改率達82.8%,不斷提升文明創建水平。
特色化宣傳+全民化創建
人人共建文明家園
巧用閩南答嘴鼓,講好文明故事;活用本土非遺文化,打造文明品牌;調動同安鄉土人才,上演文明大戲……走在同安的鄉間、高山、城區,總能看見極具特色的宣傳活動,持續培育“同安文明自覺”。
長期以來,同安區創新設計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載體,開展“我是同安人·逗陣來打拼”“新同安人”等主題活動,利用干部周末學堂為全區處級以上領導干部舉辦“講一堂文明課”。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每年開展志愿服務系列培訓,提升群眾參與文明創建能力,推動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提升全民創建的參與率和支持率。
志愿紅星火燎原,文明花遍地盛放。在線下,盤活152個實踐中心(所、站)、19個聯席會議成員單位、22個促進中心入駐志愿服務隊等陣地、隊伍、人員等資源,積極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在線上,建設優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智慧云平臺,完善“群眾點單、陣地派單、隊伍接單、百姓評單”的“菜單式”實施管理模式,云平臺使用量累計已超1000多萬次。
廣大居民群眾不僅是文明創建的受益者,更是參與者、推動者。走進鄉村,有“鄉村時間銀行”,志愿者存下志愿服務時長,未來為自己或他人兌換相同時長服務;走上街頭,有“愛心餐飲店”,報出“暗號”兌換免費餐食,把溫暖帶給生活暫處窘境的群眾;走進社區,有“睦鄰微法庭”訴非聯動工作站,強化愛心法律援助,構建和諧鄰里關系……如今,同安區志愿服務隊伍有1586支,僅去年就新增2萬多名志愿者,全區現有8.6萬名注冊志愿者。其中,“920就愛您”志愿服務聯盟現有399支隊伍,1.9萬名志愿者。志愿服務內容不斷拓展,日常持續開展的服務項目已達400多項。
常態化督查+長效化機制
時時轉動文明齒輪
文明創建并非一日之功,長效運轉方為破解之道。今年1月以來,同安區成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文明城區)常態化工作指揮部,建立“扁平化一體化運行、常態化差異化考核、組織隊伍經費保障、問責問效獎懲激勵”等工作機制,研究完善提升“門前三包”、“一把掃把掃到底”、“快速修復”、“同安美”智慧平臺升級等機制,緊抓制度建設。
以督查常態化,推動創建常態化。智能化管理系統持續運轉,推進“文明衛士”智能化提升,融合“雪亮工程”,提高發現問題、派發問題、處理問題的時效性,提升倒查追責的有效性和科學性;“啄木鳥”暗訪隊伍深入日常巡查,健全通報反饋與“回頭看”機制,落實差異化考核機制,分類分層推動考核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不文明行為”“垃圾分類曝光專欄”“不文明交通行為”持續曝光,持續傳導壓力……
“以常態化為抓手,進一步完善‘每日督查、每周調度、每月點評、每2月反思、年度考核’工作機制,調動基層干部和廣大群眾文明創建積極性。”同安區委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已實行督查項目“分類調度周”制度,繼續堅持“現場會+推進會”制度。如此一來,每周確定一個專題項目,逐一對考查項目、考查點位進行全方位排查、整改、提升,能夠推動所有考查點和項目由“合格”到“優秀”提升。
一個齒輪嵌合一個齒輪,一項工作推動一項工作——“隨時發現問題、精確到場處置、全面監督巡查”的長效管理機制正在逐步運轉起來。同安區還不斷圍繞“攤規點”日常管理、非機動車停車線施劃、出租房招租信息設置、戶外晾曬設置規范等文明創建工作要點,持續提升區域精細化管理水平, 總結“同安經驗”,創建富美銀城。(林健華許妙真 章曉婉 蔣玉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