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孝老食堂是古田縣在應對人口老齡化,服務貧困、留守、孤寡、高齡、失獨、重殘等特殊困難老年人的一項惠民項目,采取“政府搭臺、村(社區(qū))主辦、居民互助、個人自愿、梯度收費、社會參與”的運作模式,更入選了第三批全國農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如今,這項暖心服務更上一層樓,讓越來越多的老人享受到幸福的味道。
老人在孝老食堂就餐。楊倩 攝
日前,記者來到卓洋鄉(xiāng)文洋村互助孝老食堂,這里是卓洋鄉(xiāng)最后一批開業(yè)的互助孝老食堂,每天有15個老人就餐,另有專人向4個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務。村里提供空地開辦互助孝老食堂菜園,為老人提供新鮮的時令蔬菜;開設孝老活動室,豐富老人的文娛生活。經過一個多月的試運行,該村的互助孝老食堂基本滿足正式運行的條件。這也意味著,卓洋鄉(xiāng)在全縣率先完成了互助孝老食堂行政村全覆蓋。
“小食堂大民生,互助孝老食堂建設是一項暖民心的工程,卓洋鄉(xiāng)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按照試點先行、分布實施依次推進的思路,分步實施。隨著最后一批互助孝老食堂的正式運行,我們鄉(xiāng)實現(xiàn)了互助孝老食堂行政村全覆蓋和貧困村全覆蓋。”卓洋鄉(xiāng)人武部長倪桂鐘介紹道。
自2020年5月古田縣首家互助孝老食堂在城東街道利洋村開業(yè)以來,經過多年探索,互助孝老食堂形成了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農村養(yǎng)老服務運營模式,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城東街道利洋村互助孝老食堂在實現(xiàn)孝老的基礎上,更實現(xiàn)了互助自助的目標。
“村里開辦互助孝老食堂已經兩年多,從最初的十幾人到現(xiàn)在的二十多人,互助孝老食堂取得長足進步。老人在這兒吃飯可以緩解孤獨感,大家可以互相陪伴,在外的兒女也會減輕負擔。一旦有老人沒來,就餐的老人們就知道老人生病了,會第一時間告知村里和老人子女。老人們都很熱情,精神氣也很好。現(xiàn)在孝老食堂每個月可以獲得政府5000元補助資金,鄉(xiāng)賢和企業(yè)家也都很熱心捐助,村里基本上不用貼錢,如果有不足,村里的黨支部合作社會把盈利拿來托底。”城東街道利洋村黨支部書記林壽敬說道。(古田發(fā)布 李文君 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