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小舉措大愛心 成為一道風景線
“他們不僅免費提供茶水和防疫物資,還不定期在驛站里做饅頭、包子送給敬老院、福利院的人,真的很有愛心。”張老先生是小魚公益愛心驛站的常客,對于老板和公益協會成員的愛心他很敬佩。
同樣在市區奎霞巷開店的蘇女士,拿著杯子奉茶點取茶水。“老陳很有心,水都是溫的。我經常看到他來換茶、加水,有時候是店里的員工來。”蘇女士說,這幾天風大干燥,她一天要取幾次茶水。“你這個驛站與眾不同,小舉措大愛心,算得上古城一道風景線。”知名攝影人士紀旭東采風時,無意中看到公益驛站,特地找到陳建國為他點贊。
困 難
前期宣傳不夠群眾了解不足
泉港區委文明辦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疫情反復,影響了驛站的正常開放服務,露天電影、大眾閱讀等人員比較聚集的特色服務項目難以順利開展。他們只能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提供力所能及的便民服務。
“驛站設在二樓,且前期宣傳力度不夠大,因此前來驛站休息的快遞小哥目前不是很多。”大泳村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他們將通過在門口放置宣傳招牌、對接物流企業公司等方式讓更多快遞小哥知道這個驛站,從而服務更多人。同時他也希望能得到更多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的支持,讓快遞小哥之家更加貼心和完善。
鳳里街道仁里社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暖心驛站剛成立時,很多戶外工作者都不知道,社區通過邀請戶外工作者到現場體驗,讓他們知道暖心驛站的存在及相應的服務項目,逐步取得戶外工作者的信任。
遭遇場所難題 資金也有不足
泉港區植物園志愿服務驛站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有時會組織手語舞、健身操、瑜伽等公益培訓,但因為廣場設立停車場,經常會遇到場地不足等問題。所幸區委文明辦與停車場溝通協調,在組織培訓時騰出適當的空間。
無獨有偶,小魚公益愛心驛站也遭遇過場所的難題,小魚慈善公益協會許副會長表示,驛站成立前的最大困難在于缺少合適的場所及相應的資金,志愿者找了十多個地方,租金都要2000元以上,只能放棄。后來在一次閑聊中,同為公益協會會員的蔣蓮娥得知此事,表示愿意提供自己的店面作為愛心驛站,才解決了場所的問題。
除了場所,有的驛站還遇到過資金的難題。石獅仁里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暖心驛站前期建設過程中曾遇到資金不足的問題,社區通過向上級工會爭取部分建設經費,同時發動社區愛心人士認捐,補上了缺口。
石獅仁里社區的暖心驛站于今年7月份啟動
個別群眾破壞 甚至順走插座
泉港區總工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他們設立在奇美廣場的戶外休息室,出現過門把手被破壞的現象。
記者了解到,2018年10月,晉江羅山SM廣場和陳埭吾悅廣場的24小時無人值守云驛站投用,服務驛站給市民提供了休息、手機充電、免費飲水等諸多便利。不過,2019年3月底開始,有一群小年輕三番五次到晉江羅山SM廣場的云驛站內肆意破壞,還在驛站內抽煙,甚至把里面的插座給順走。
石獅仁里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戶外工作者到訪暖心驛站時間不固定,社區無法24小時管理,且內部一些重要設備怕丟失或損壞。于是暖心驛站門禁通過人臉識別認證解鎖,對有進入場所需求的人員進行信息預登記,并且加裝監控,便于社區日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