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山縣康美鎮康美村,一提起現年74歲的林彩香,村民們都豎起了大拇指。她自幼失去了父愛,面對貧窮的家庭、雙目失明的母親、因車禍致殘的丈夫,展現出女性特有的堅韌不拔、寬容情懷。如今,她依然悉心照顧母親和丈夫。她的孝心感動了十里八鄉的群眾,在東山島有口皆碑。近日,筆者慕名來到康美村探訪。
父親被抓去臺 母女相依為命
走進林彩香的家,這是一幢建于上世紀90年代初的二層樓房,屋里屋外收拾得很干凈。“請進來廳堂坐!”一見來了客人,林彩香和坐在椅子上的丈夫林仲祥熱情地打招呼。坐定后,說明來意。林彩香說:“我和母親的命運坎坷啊!”
林彩香母親沈美菊出生于東山縣東沈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長大出嫁到康美村農民林登榮家,婚后生下了女兒林彩香。不料,禍從天降。1950年5月10日,東山島解放前夕,林登榮被國民黨兵強抓去了臺灣,只留下7個月大的女兒林彩香和妻子相依為命。沈美菊默默承受著失去丈夫的悲痛,擦干了眼淚,咬緊牙關,堅強地扛起撫育幼小女兒的重擔,含辛茹苦,終于把女兒撫養成人。林彩香22歲那年,母親為她操辦了婚事,夫妻倆先后生下了兩女一男。靠黨和政府的富民好政策,林彩香夫妻和母親辛勤勞動,使家庭生活逐步好轉,子女健康成長。
母親雙目失明 女兒精心伺候
林彩香說,父親被抓去臺灣后,沒了音信。母親傷心痛哭,影響了雙眼視力,65歲那年在一次勞動中右眼不慎被樹枝戳傷,左眼又患了嚴重白內障,后來雙目完全失明,加上操勞過度,多種疾病纏身,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自此,林彩香一刻也閑不下來,丈夫外出打工,她既要管顧兒女,又要護理母親。她在母親的床邊睡覺,夜里只要聽到一點動靜,就趕緊起來查看,伺候母親服藥、喝水或大小便。母親全身酸痛,手腳萎縮,一遇刮風下雨,老傷舊病復發,折騰得她禁不住在床上打滾,經常半夜發出“哎喲、哎喲……”的呻吟聲,林彩香一個晚上要起來好幾次,為母親抹藥按摩減輕痛苦。
盡管如此,林彩香堅持每天給母親換洗衣服、被單,3天洗一次頭,每個月修剪一次頭發。母親吃東西比較講究,她就設法買來新鮮的豬肉、魚、蔬菜等煮給她吃。
為了更好地護理母親,林彩香通過請教醫生和自學,掌握了褥瘡、便秘、感冒、咳嗽、高燒、肚脹等簡單治療和護理知識。林彩香說,2015年9月的一天,母親摸著墻走出房間,不慎在臺階跌倒,造成左肩膀、左手等多處受傷。她采用民間青草藥方和按摩穴位等方法,花了兩個多月時間,使母親傷情逐漸好轉。
丈夫車禍致殘 一人照顧兩人
“天有不測風云。”林彩香說,2012年1月3日清晨5點,年已八旬的丈夫林仲祥去地里干活,在公路邊被車輛撞倒昏迷,幸虧被鄉親及時發現,急忙呼叫救護車送他上縣醫院搶救,才撿回了一條命,可身上多處骨折,落下了殘疾,從此再沒法邁出家門。由于兩個女兒早已結婚成家,兒子、媳婦在縣城開服裝店,各自都有家庭和子女,照顧丈夫的重任落在她的身上。
“照顧老母親已夠累的了,沒想到又要伺候高齡丈夫。當時,我暗自落淚,一度情緒低落。后來想了想,要面對現實,選擇堅強,用心用情照顧好母親和丈夫。”林彩香說,感謝各級黨委和政府對老年人的關心照顧,母親、丈夫每月可領生活補助金。今年重陽節,她母親共獲得的慰問金有7200元。正是林彩香的言傳身教,子女也很孝敬老人,經常擠時間回家看望老人,現年47歲的兒子林華昌還負擔3個老人的生活費。
沈美菊老人說:“如果沒有孝順的好女兒,我不可能活到現在。”林仲祥也感嘆說:“看見妻子為照顧家中兩位殘疾老人日夜勞累,我心里很內疚。”村里人都夸林彩香是少見的好女兒、好妻子。面對鄉親們的稱贊聲,林彩香總是這樣回答:“孝老愛親是傳統美德,我只是做了一個女兒、妻子該做的事!”(福建日報通訊員 謝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