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泰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 常泰街道 供圖
印尼千層糕、印尼肉串、越南粿條……最近,泉州市鯉城區常泰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展廳內陳列出多種東南亞美食模型,色澤鮮艷的美食模型令人垂涎欲滴。
原來,為鼓勵更多志愿者參與文明實踐活動,該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推出時間積分餐吧?!拔覀冞@個活動面向在中國志愿服務網正式注冊的志愿者們,只要他們參與由我們街道新時代文明所或各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發布的志愿服務活動,累計一定時長便可領取20元到40元不等的‘兌換券’?!背L┙值拦ぷ魅藛T謝冰馨介紹道,志愿者們憑“兌換券”可到華塑社區指定商家兌換等價的東南亞美食。
據了解,華塑社區位于常泰街道江南大街旁,里面住著來自印尼、越南、新加坡等9個國家的歸國華僑,有著泉州“小聯合國”的美稱。不少社區居民能做一手可口的東南亞菜,并以此為生,這里也成為吃貨們的美食天堂,吸引不少市民游客來此打卡。
“‘兌換券’由常泰街道僑聯提供贊助的,除了鼓勵廣大志愿者們積極參與志愿服務外,我們也希望能通過志愿者們推介華塑社區的東南亞美食,帶更多親朋好友前來品嘗。”謝冰馨告訴記者。
色澤誘人的美食模型。 東南網記者 施遠圻 攝
家住常泰街道新塘社區的吳煜坤從2020年年初在中國志愿服務網上正式注冊為一名志愿者后,已累計參與200多個小時。得知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推出這個活動后,他便打算拿著自己的志愿服務時長去換取“兌換券”,帶兒子去吃他喜愛的粿條、肉串等小吃。
“我們參加志愿服務本想著盡自己所能,為社會做點貢獻。沒想到街道推出這樣有趣的活動,讓我們心里感覺很溫暖?!眳庆侠じ嬖V記者。他的兒子年紀尚小,無法參與志愿服務活動,但吳煜坤希望兒子在品嘗美食后,能向身邊的叔叔阿姨、小朋友推介華塑社區的美食,做不一樣的志愿服務。(施遠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