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美峰創谷 夏海濱 攝
海辰儲能廈門總部基地 夏海濱 攝
今年投洽會上,廈門時代新能源電池產業基地項目一期開工。 夏海濱 攝
同翔高新城(同安片區)內新能源新材料產業蓬勃發展,成為同安高質量發展的引擎之一。夏海濱 攝
同安新城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著力打造“科學灣區 未來之城”。夏海濱 攝
作為廈門跨島發展的主區域、主戰場、主引擎,黨的十八大以來,同安區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時提出的“提升本島、跨島發展”重大戰略,腳踏實地、踔厲奮發,不斷繪就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十年間,同安區地區生產總值連跨“4個百億”臺階,達到640.36億元,年均增長13.3%,增速位居廈門市第一;新材料、新能源等7條產值超百億元產業鏈持續培育壯大;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1192億元,較2013年增長近兩倍。
新征程上,同安正高標準推進同翔高新城(同安片區)和同安新城建設,尤其是緊抓廈門科學城核心區建設機遇,著力打造基金灣區和現代服務業基地,找準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定位,不斷增添發展新動能。
強鏈條
打造新能源產業增長極
9月28日,海辰儲能在同翔高新城內的海辰產業園舉辦廈門總部基地聯合封頂儀式,這標志海辰儲能向“百G”產能目標又邁進了一大步。
本次聯合封頂的項目包括海辰儲能廈門總部大樓、新研發大樓和鋰電二期M3智慧工廠。據悉,海辰儲能鋰電研發及智能制造項目是福建省和廈門市雙重點建設項目,規劃年產能45GWh。
“2020年初,項目未落地前,這里還是一片茄子地。”海辰儲能總經理王鵬程介紹,短短2年時間,海辰儲能一期項目已有5條生產線投產,二期項目也于今年6月正式動工,將于明年陸續投產。
作為同翔高新城同安片區落地的首批企業,海辰儲能是這里的“拓荒牛”。從行業黑馬到專業儲能領軍者,海辰儲能成了同安區實現“制造”到“智造”華麗轉身的鮮活樣本。
十年間,同安產業轉型的腳步越邁越大,新能源產業實現從無到有,逐漸串珠成鏈,打造行業發展生態圈。隨著廈門時代、海辰儲能等一批“行業航母”級優勢企業相繼落戶,達產后將新增年產值1500億元。
9月6日,廈門時代新能源電池產業基地項目一期順利開工,距離去年12月時代新型鋰離子電池項目(一期)開工僅過了9個月時間。這兩個項目開工涉及的征拆任務超2000畝,開工背后是同安舉全區之力,以高質量征拆為重點項目搶時間、爭速度。
同安區重大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陳輝藝介紹,此前完成供地的同翔高新城同安片區B項目,百日不到就實現2100多畝土地征收和住宅100%拆除,創造了廈門一次性征地面積最大、一次性征收房屋面積最大、一次性搬遷企業最多的三項紀錄。
為布局優質產業,培育未來發展動能,同安區加大力度“騰籠換鳳”,促成廈門市最大的高耗低產石材園同安區石材工業園轉型升級為千億產業基地。今年投洽會上,同安圍繞建設新能源產業城目標,繼續洽談引進一批新能源企業,進一步匯聚上下游產業鏈資源。
當下,同安正瞄準“成長為全球新能源產業發展高地”的目標大步邁進。“下一個十年,我們將力爭引入整車廠,形成從材料前沿、材料主體到汽車制造的智能電動車工業閉環,提升廈門工業在全國的競爭力。”同安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增活力
筑起金融服務集聚高地
今年的投洽會上,同安著力打造的“科學城基金灣區”越來越成熟——與德屹長盛、農銀廈門科創等6只基金簽約合作后,同安全區的基金數量達到12只,基金規模將突破143億元。
“我們在去年就聯合了3家500強企業設立了一只全球消費共創基金,目前基金發展已經超過我們的預期。”凱輝基金全球合伙人陳斯琪介紹,被當地良好的發展環境吸引,他們在同安的發展再邁出一大步。今年,他們聯合法國達飛海運集團共同出資成立QFLP基金,預計在2~3年內規模達3億美元,將聚焦先進制造及碳中和,吸引全球資本,并借此助推廈門及同安的產業升級發展。
今年4月,廈門科學城基金灣區在同安新城環東云谷正式設立。廈門科學城基金灣區致力于打造集“產、投、融”于一體的產業金融服務集聚高地,為促進金融賦能實體經濟提供全新助力,同安區同步設立科創母基金和招商并購母基金,力爭將科學城打造為國內一流的科創產業園和科創產業金融高地。
緊緊圍繞投資風口,同安不斷擴大基金規模、豐富基金業態、拓寬招商渠道,使其成為促進重點產業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的有力抓手。今年6月和7月,同安區相繼出臺了《支持企業入駐廈門科學城核心區扶持辦法》《關于促進廈門科學城基金灣區私募基金發展的若干措施》等一攬子政策,從創新創業服務、金融人才保障等多維度支持企業入駐科學城,并通過落戶、經營、引資獎勵和人才、租金等補助措施,鼓勵更多的私募基金齊聚廈門科學城基金灣區,通過資本引資、以商引資、鏈群引資等形式,助力同安新城加快形成產業集聚態勢。
“廈門科學城基金灣區的設立,是廈門市加快推進區域金融中心和金融強市建設的又一重大突破,也是廈門市推動金融業更好服務全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同安區委主要領導表示。今后,同安新城指揮部將會同同安區政府,進一步研究制定基金灣區的發展戰略和規劃,持續推進營商環境建設和服務要素保障,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實效,促進金融科技產業融合。
重服務
促營商環境不斷升級
厚植“營商沃土”,育得“枝繁葉茂”。日前,東南預制菜產業研發中心和產品展示中心計劃雙雙落地同安新城的廈門科學城,并將引入食品行業重點高校資源,合力做大廈門預制菜產業。
前不久,同安區預制菜產業發展聯合會暨預制菜產業政策發布會在銀城智谷舉行。同安發展預制菜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優勢:擁有全省最大的食品產業基地,全市唯一的輕工食品園及8個產業園區;產業鏈條上,有規上、規下企業近萬家,食品生產及配套企業齊全;冷鏈物流上,京東亞洲一號物流園、順豐創新產業園、極兔速遞福建省總部落地同安……眾多優勢將為同安預制菜產業的集聚與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為全速搶灘布局預制菜全產業鏈,同安區委、區政府出臺《加快推進同安區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通過組建預制菜產業聯合會、建設預制菜產業園、支持預制菜供應鏈平臺建設、培育預制菜示范企業等措施,持續釋放政策紅利,積極引導預制菜企業集聚,推動資源整合和產業集約,全力推動同安預制菜產業全鏈條、全周期、全領域式發展。
搶抓新風口、卡位新賽道,同安持續捕捉發展新機,以全鏈條的服務、不斷升級的營商環境,助力優質產業集聚。
如今,從高空俯瞰同安,同安新城與同翔高新城已成為引資新載體和產城人融合新高地。
同安新城內,創谷、智谷、云谷等園區為高精尖產業提供空間,廈門科學城一號孵化器落地,騰訊云、美亞柏科等高能級項目聚集,中船重工725研究所、科技創新園、清華紫光產業園等產業載體密布,高科技、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產業鏈群日漸成形;以華強方特、濱海旅游為主導的新文旅迸發新活力,波特曼、萬豪、萬麗等濱海高端酒店開業營運,濱海浪漫線最美馬拉松跑道成為旅游新地標……一座宜創、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新城正在崛起,筑起廈門經濟發展新高地。
在同翔高新城同安片區,從廈門時代到海辰鋰電,再到順豐創新產業園、京東智慧物流園,一批新項目從無到有,多個產業項目集聚,成為助推同安區高質量跨越發展的引擎之一。
以創新為不竭動力,同安正大膽闖、大膽創,開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福建日報記者 楊珊珊 通訊員 楊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