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明確到2025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超過15%,全社會熱愛科學、崇尚創新的氛圍更加濃厚;到2035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到25%,科普服務高質量發展能效顯著,科學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為世界科技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一翼,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近年來,我國科普事業蓬勃發展,公民科學素質快速提高,到2020年底已提升至10.56%,但我們要清醒認識到,這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我們還要持續抓好科普工作,加強協同聯動,形成政府、學校、社會等協同推進的科普發展格局。
推動科普工作需要政府宣傳。有關部門要持續開展各類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活動,運用電視、報紙、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媒體平臺廣泛刊播便于市民群眾理解和接受的日??破招≈R,并運用線上平臺開展知識問答、有獎問答等活動,提高群眾參與的積極性??梢栽谏鐓^舉辦科普知識講座,提高群眾知曉率,同時利用有安裝普及的科普機,現場為群眾示范操作,講解使用方法,吸引更多群眾學好、用好科普機,定期更新和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小知識。
推動科普工作需要學校引導。各中小學??梢赃m當增加相關科普課堂,向學生普及生活當中的小常識,并引導學生向家中父母也進行科普,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充分發揮小手拉大手作用,以點帶面,提高市民群眾科普知曉率。同時可以利用開展親子活動的契機,將科普知識融入活動中,潛移默化中學習科普知識。
推動科普工作需要社會支持。廣大科技工作者可以發揮自身優勢和專長,通過視頻、直播等形式進行“云科普”,拓寬科普渠道,激發群眾了解和參與的積極性,提高科普活動的影響力和持續性。廣大市民群眾可以積極參與所在村、社區開展的科普宣傳活動,在了解科普重要性和小知識的同時,也將科普知識傳播給廣大市民群眾,為科普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科普是一項關乎國家發展和民族興盛的基礎性工作,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和努力。我們要強化全社會科普責任,加強協同聯動,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營造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社會氛圍。(長樂區委文明辦 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