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東社區居民,現場猜燈謎
文明風9月21日訊 近日,泉州德化潯中鎮富東社區開展“我們的節日·中秋”暨家庭文明建設主題活動。現場,猜字、猜地名、猜成語、猜物品……一個個有趣的謎語引起了社區群眾濃厚的興趣,整個活動現場充滿了歡聲笑語,洋溢著祥和喜慶的氣氛。這是德化縣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在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大膽探索下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德化縣加快推進“黨建+”鄰里中心建設,構建網格服務管理“一張網”,獲評省平安建設示范縣、全國信訪工作“三無”縣。
城鄉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近日,大洋社區攜手德化縣人民檢察院、團縣委、德化縣致和社工事務所在社區“黨建+”鄰里中心開辦暑托班,向困難職工、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及貧困子女提供教育與托管相結合的公益性暑托服務。
“此次開班,不僅增強了大洋社區‘黨建+’鄰里中心的幼有所育服務功能,更進一步做細做實了‘我為群眾辦實事’服務項目,切實解決了大洋社區居民子女暑期‘看護難’問題。”社區工作人員介紹道。
近年來,龍潯鎮深入踐行“遠親不如近鄰”“社會治理的重心必需下沉到城鄉、社區”等重要理念,全面推進 “黨建+”鄰里中心建設。在各居民小區全部建立黨組織,健全完善社區“大黨委”運行機制,加強區域內各類黨組織互動聯建,促進居民群眾交往交融,推動自治共治聯動。在農村,推行“跨村共建”“邊界村共建”等聯建機制,整合城鄉公共資源,有效提升了城鄉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水平。
2022年以來,德化縣圍繞“深入推進‘黨建+’社區鄰里中心建設”,大力推廣“1+6+X”模式,建設“黨建+”鄰里中心,建設社區會客廳、暖心驛站、鄰里幫幫團等載體,打造社區“一刻鐘”、鄉村“半小時”便民服務圈。“今年年底前將建成一批可覆蓋217個村(社區)的‘黨建+’鄰里中心,打響鄰里中心項目‘德化品牌’。”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葉培成說。
網格管理服務“一張網”
福興小區是一個老舊小區,曾經由于管理不規范、環境差,一度是當地社區的治理難點。為此,潯中鎮政府、社區黨組織積極牽頭,聯合共建單位推動小區成立黨支部、業委會,壓實小區網格員責任,經過綜合整治,小區面貌煥然一新。
潯中鎮作為德化縣人口最多的鄉鎮,以“完善治理機制,保持社會穩定”的工作目標,以黨建引領推動網格化新治理,主動作為、先行先試,建立起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黨建網格大治理”體系,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現代社會治理新格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近年來,潯中鎮以“黨引領網格、黨監管網格、黨建在網格”為原則,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核心領導作用,著力構建“一核多元、協同共治”的黨建引領治理新模式。
該鎮建立小區支部委員會,把黨組織服務延伸至群眾家門口,實現“單位制黨建”向“社區黨建”的轉型;通過引導小區業委會和物業解決小區消防設施維護、高清探頭安裝、鄰里糾紛等歷史遺留問題,第一時間掌握轄區各類矛盾糾紛情況,提前介入化解,穩步實現了小事不離(村)社區、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
這是德化縣推進網格化治理的一個真實寫照。據了解,今年5月份以來城關兩鎮原有159個網格擴增到180個。目前全縣村(社區)網格217個,單元網格618個,責任網格794個,配備兼職網格員1608名, 3600多名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服務。(瓷都德化 林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