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舉行“我和中秋有個‘月’定”傳統弘心教育實踐活動
活動合影。傅賜明 供圖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賞時。為慶祝中秋節的到來,進一步弘揚傳統文化,喜迎快樂中秋,9月3日,由莆田市委文明辦、市婦聯主辦,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承辦的“我和中秋有個‘月’定”傳統弘心教育實踐活動在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舉行,通過網絡主動報名的20組親子家庭參加活動。
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節日正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小朋友們,說到中秋你們想到什么”“大家會背關于中秋的優美古詩嗎?”……活動在主辦方檸檬老師的精彩講解中拉開序幕。老師通過循循善誘的互動方式將中秋節的起源、習俗等中秋傳統文化傳授給小朋友,一起吟誦關于中秋節的古詩詞歌賦,讓小朋友從中體會中秋節的意蘊,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
活動現場。傅賜明 供圖
中秋節自古便有賞月、吃月餅、猜燈謎等民俗。月餅作為中秋節俗時令食品,主辦方開設了學習制作冰皮月餅環節。現場,家長和孩子們套上一次性的手套,每個人都化身月餅師傅,親手揉捏面皮、搓餡、包裹、壓模……一個個有著不同印花的月餅成功制作,散發著誘人的香味,讓人垂涎欲滴,在體會制作中感受傳統節日的濃厚氛圍。猜燈謎環節,孩子們在家長的指導下,猜謎、破謎,不時發出陣陣激動的叫聲,得到獎勵的孩子們手提燈籠歡呼雀躍,氣氛異常熱烈。
手里提著燈籠的5歲小朋友陳欣妤高興地告訴記者,說這活動好玩,自己學習了中秋節的知識,還多次主動展示背誦古詩詞,老師對她的表現給了她好多獎勵。
我國“嫦娥五號”探月器實現我國航天史上首次月面采樣、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帶樣返回等多個重大突破,振奮國人心。為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主辦方為孩子們準備了月球探測車科學小制作。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表現出了優秀的理解能力和動手能力,拿著親手制作的太陽能“月球探測器”一臉愛不釋手的樣子,活動給孩子們插上了科學的翅膀,引導孩子們對遨游太空,探索宇宙科學奧秘的興趣。
參加活動的家長黃先生認為,這樣的活動不僅能讓孩子學習傳統文化知識,也讓孩子增強了動手能力,更是度過了溫馨的親子時光,進一步促進了家庭的和諧。
據悉,市委文明辦常年以“德善美·家成長”為主題策劃常態化教育實踐活動。此次教育實踐活動由“趣節行——傳統弘心”和“益伴行——志愿育心”兩個專題聯合舉行,在感受傳統節日蘊含的家國情懷的同時,促進家風文明建設,進一步引導市民群眾自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弘揚新時代文明新風。 (莆田文明網 傅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