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馬甲”志愿者在街道十字路口執(zhí)勤
文明風8月29日訊 為助力創(chuàng)建文明縣城,有效規(guī)范交通秩序,清流縣創(chuàng)新推出“柔性執(zhí)法”舉措,讓交通違法者“變身”文明交通志愿者,協(xié)助交警維護交通持續(xù),讓廣大交通參與者共同投身營造安全、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環(huán)境,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交通違法者變身“紅馬甲”志愿者
8月23日上午,在清流縣街心公園附近的路口,交警的身邊多了幾位身著“紅馬甲”的群眾。走近一看,原來是由于駕駛員在騎行電動車未佩戴頭盔,被交警現(xiàn)場執(zhí)法。交警讓交通違法者自愿選擇接受處罰或者成為“紅馬甲”志愿者,在路口體驗交通秩序維護工作,直到將身上的“紅馬甲”接力給下一名交通違法者。
“你可以穿上這件‘紅馬甲’,站在這個位置,如果看到闖紅燈的行人和非機動車,或者騎摩托車、電動車不戴頭盔等其他違規(guī)行駛的情況,就和我們一起上前文明勸阻。”清流交警對一名逆行的交通違法者進行培訓,演示交通秩序的指揮手勢后,這名“紅馬甲”志愿者開始在交警的帶領(lǐng)下上崗了。
體驗“紅馬甲”后感觸良多
起初,面對路面上的車來人往,“紅馬甲”志愿者顯得十分拘謹。在夏日的陽光下,不一會兒“紅馬甲”志愿者便滿頭大汗,酷暑高溫讓這名“紅馬甲”志愿者堅定了維護交通秩序的決心。在隨后的二十多分鐘內(nèi),這名“紅馬甲”志愿者陸續(xù)叫停了非機動車逆行、停車越線等多項交通不文明行為,從一開始的手足無措,到后來漸入狀態(tài)。最后終于遇到一名未戴頭盔的電動車騎手,將“紅馬甲”接力下去。
最后這名“紅馬甲”志愿者坦言,一開始覺得是交警找自己麻煩,挺不高興的。但身份轉(zhuǎn)換后,看到行人交通違法,騎車不戴頭盔,都替他們捏了一把汗。確實很危險,確實有責任要上前去勸阻。“通過這次體驗,首先我覺得交警的工作確實辛苦,其次懂得了交通秩序需要靠大家共同來維護這個簡單的道理。想到以前自己違法的行為,確實不應該,以后騎車一定戴好安全頭盔!”
“無罰勝有罰”彰顯人文關(guān)懷
此次行動中,交警大隊根據(jù)轄區(qū)道路實際情況,著重加強違停多發(fā)的龍城街、文化街等主干道的管控力度,通過兵分多路、共同出擊、密集往返巡查等方式,針對騎乘摩托車、電動車駕駛員未佩戴安全頭盔,電瓶車、摩托車亂停亂放,駕駛機動車不系安全帶、行人橫穿馬路等輕微交通違法行為,清流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推出“交通執(zhí)法體驗套餐”:充當文明交通志愿者在街道十字路口執(zhí)勤糾正交通違法。此舉主要是為了起到教育警示效果,違法行為人承諾以后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可免于處罰。“無罰勝有罰”讓群眾感覺到法律的尊嚴和人性化執(zhí)法的溫暖,提高了群眾對公安交通管理的滿意度。
從交通違法者到文明交通志愿者,通過角色互換,提高了群眾的交通安全意識,拓展了群眾的基本交通常識。(清流縣委文明辦)